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题223  家庭教育 家长如何运用好表扬和鼓励的方法

(2016-07-09 18:12:12)


《唐山家庭教育论坛群》QQ218625335  由群友“有缘人”提议

主持人:河北能源学院  韦宁教授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向上的,向善的。的确,无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们。现在,由上海家庭教育专家周宏创立的“赏识教育”,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认可。虽然许多家长都懂得要鼓励孩子,多多表扬孩子。可是怎样掌握表扬的尺度,怎样正确表扬孩子呢?家长却不是很了解。

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不该表扬的事乱表扬,会使儿童是非不分。过多的表扬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动机,使他往往为了表扬才去行动,不表扬就不高兴。本应做到的事,由于没得到表扬就不愿去做。表扬得过分,会造成孩子不能正确估计自己,如说“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会使幼儿产生骄傲情绪。

有人界定表扬与鼓励是有区别的。表扬主要是对孩子好的表现行为和结果的肯定,而鼓励是针对孩子遇到困难了,给予正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对此不加区别。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意义;表扬孩子虚实结合,把批评寓于表扬之中,善于运用体态语言。表扬孩子的努力,不要局限于孩子的天赋和结果。

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家庭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表扬和鼓励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点赞美和鼓励,尽量做到少点惩罚。如果一个人在害怕受到惩罚的情况去做事情,整个情绪都是非常消极,做事情过程之中往往会担心受到惩罚,所以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做事情的效率。鼓励方面却不同,人的积极性是被调动起来,人的情绪也是正面的。

家庭教育之中,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赞美和鼓励环境下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往往就会比较聪明。这个道理很浅白。可是有一些父母并没有这方面意识,甚至在语言上打击孩子都有。

如果一个人经常听到打击的话,那么他的心情就变得更糟糕。通常来说,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时,做事情的效率往往会很低的。有的父母,整天都是喜欢批评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从来都没有鼓励过,而是打击和否定。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失去信心,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最终也变得悲观起来。

1.表扬需及时

家长表扬孩子的目的,就是家长对孩子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给予肯定和赞许。表扬的目的,是巩固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成绩,及时强化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成绩。

强化需及时。及时地强化,才能使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与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时得到巩固,以便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

过期的表扬将冲淡巩固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与良好学习成绩的作用。及时地表扬,父母会有更多的惊喜。

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完德育课回家后,自己洗袜子,妈妈下班后,看到了非常高兴,对孩子讲:“妈妈给你洗了十几年的袜子,你现在自己能洗袜子了,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你长大了,一定会料理自己的事情。”第二天放学后,这名孩子不仅自己洗袜子,而且还帮助妈妈把菜洗好。从此以后,这名孩子经常在学习之余,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就会起到巩固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就会起到发展孩子良好行为的作用。

2.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是一种表扬形式,奖励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一般应以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为主,两种奖励要同时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强调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奖励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家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

有一位家长对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说:“你要这次考好了,考上重点中学,妈妈给你买电脑。”孩子考好了,他妈给他买了电脑,孩子如愿以偿。结果后来的一个学期孩子就是玩电脑游戏,作业都不做,期末考试成绩很不好。他的妈妈意识到:买电脑来刺激孩子学习方法欠妥。

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常常收到不良效果。不少家长都谈到买电脑想刺激孩子学习,结果都适得其反。笔者认为恰如其分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以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和良好学习成绩。但是,滥用物质奖励,以物质奖励作为刺激物,可能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进而导致不良的学习效果。

3.表扬的良好心理气氛

表扬是否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下进行,对表扬产生的心理效应有很大影响。

奖励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能增强孩子的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心理实现系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智力策略、智力技巧)、心理动力系统(信念、信心、动机、需要、意志、个性)、心理调控系统(情绪健康、心理的适应性、平衡性等)、心理供给系统(潜在心理能量,如尚未出现的灵感等)

有的父母喜欢在吃饭时间表扬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表扬几句,有时孩子还没听清楚。

4.表扬程度要与孩子取得的成绩大体相当为宜

表扬程度要与贡献程度相当,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程度相当。

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要比省里奥林匹克一等奖的表扬程度要高,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对孩子表扬的程度与孩子的成绩程度、进步程度相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是都做得到的。

有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星期六早晨看见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雪,就主动下楼,把楼前的雪扫干净了。他妈妈看见了,对这事情也没说什么。可是当天晚上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期间没有看电视,他妈妈表扬了孩子这种行为。

不是说孩子做作业,在做作业当中不看电视,不应该肯定,而是说孩子能主动去楼下扫雪,这种行为、这种品德、这种自觉扫雪为大家利益着想的精神应加重表扬。

表扬程度要与成绩相当,要与进步相当,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表扬心理艺术,但也不能机械地运用这种心理艺术,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成绩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使用表扬程度与贡献程度相当的心理规则。

一个孩子的数学考了80分,对其成绩要进行具体分析,他的水平和平时数学实力、能力在一般情况大概应考多少分。比如,根据他平时数学能力判断应考90分以上,那么,他现在考80分,他可能是发挥不好造成的,应该引导他在考试中要学会发挥,要保持平衡心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来,获得好的成绩。如果根据他平时的数学成绩与综合能力,推测这次可能考70分左右,那么,这次考试得80分,就应提高表扬程度,在表扬的语气方面、在表扬的方式方面,都要有所体现。

家长对待孩子的微小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目的在于鼓励孩子向进步方向继续前进。当然,小的进步用肯定的语气表扬即可,如果孩子进步比较大,就可以用赞许的语气进行表扬,并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要实事求是。如果家长对孩子微小进步评价过高,并给予很重的物质奖励,就容易使孩子自以为是,滋长骄傲自满情绪。

5.表扬要考虑孩子个体需要的情况

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人和人之间的需要,也存在个体差异。对孩子进行表扬时,无论是精神表扬和物质表扬都要针对孩子的需要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扬效果。

 一名初二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超常发挥,爸爸妈妈对她的考试成绩非常满意。她的妈妈就从商店里买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保健品,以资鼓励,但孩子对此并未表现出多大欢喜,因为她对那些保健营养品兴趣不大。她倒是喜欢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她爸爸妈妈给她买的保健营养品的价钱比买那套莎士比亚全集贵多了。如果她爸爸妈妈了解孩子的需要,给她买套莎士比亚全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培养孩子人文科学的精神,促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肯定有很大益处。但是,爸爸妈妈给她买了很多营养品、保健品,放在那儿没起什么积极作用。

一位父亲分析起他儿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估计这次初二期末英语考试能考到85分左右。出乎意料孩子考了93分,爸爸很高兴地对儿子说:“你这次考得好、发挥得好。你有能力也有潜力,把英语学得更好。”并且他与儿子谈论怎么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儿子提出买套新概念英语,爸爸欣然同意。孩子在暑假里经常自学新概念英语,做了不少新概念英语练习题,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开学后,到初三期中考试达到了96分。这个孩子后来说:“爸爸给我买新概念英语,对我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2016—07—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