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2013-04-27 17:55:03)
标签:

教育

15)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唐山家庭教育论坛群》话题15  QQ218625335  由“梨涡浅笑”群友提议

     

一、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写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孩子要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教给孩子正确的写字歌,孩子们熟记于心。

写字前,我指导孩子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提醒孩子,时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家长要随时提醒孩子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孩子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孩子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孩子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孩子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给孩子写“人”,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孩子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孩子写字的热情,孩子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三、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孩子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家长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规范。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我们都要笔笔指导到位。家长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孩子整体认知之后,家长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孩子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家长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孩子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孩子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孩子观察正确的运笔之后,要求孩子进行临摹,将孩子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孩子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家长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后,我让孩子临摹,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孩子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孩子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给孩子时,应该做到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天的字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家长要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孩子的特点。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将他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这样孩子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孩子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孩子依旧兴致高昂,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孩子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孩子的特点。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孩子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孩子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孩子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孩子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孩子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开展个人的评比。每次给孩子一张《成长的脚印》记录表。按等级给出写字的效果、学习态度的评分记入《评价手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家长在指导孩子时,必须牢固树立“习惯成自然”的思想,切切实实地做些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从“习惯”上做文章,教会孩子学习,使孩子终身受益。

                                                   2012—06—30http://s9/mw690/43e11075tdb54bb149d8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