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咨询技术与应用

(2011-04-12 20:06:04)
标签:

宋体

家庭成员

咨询

家庭教育指导

接纳

教育

 

<<家庭教育咨询技术与应用》

一、   家庭教育指导师应具备的素质

1     真诚助人的心

2     较强的亲和力

3     敏锐的观察力

4     沟通能力强

5     丰富的知识

6     娴熟的咨询技能

二、   家庭教育咨询技术应用与辨析

(一)沟通技术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沟通技术的是核心。也是指导师全面素养的体现。在与家长沟通中,要遵循“十字方针”:尊重、温暖、真诚、共情、关注。

1、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的接纳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接纳其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将来访者真切地当咨客,切忌厚此薄彼,有轻视或奉承的心理行为;

3)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这是尊重的心理基础之一,没有信任就谈不上尊重;

4)保护隐私。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

2、温暖

温暖具体体现在热情、耐心、亲切、不厌其烦。仅有尊重而没有热情,会谈有时会显得公事公办似的,两者结合,才能情理交融,感人至深。

3、真诚

要求咨询师做“真正的自我”,即做到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来访者的关系中。

4、共情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看法:是指咨询者具有的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

1)咨询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2)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情绪情感的认识和体验

3)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对来访者整体性的接纳〈无条件尊重〉。相信、理解来访者所具备的潜能或资源。

(二)倾听技术

倾听包括咨询者通过身体传达的专注,以及心理的专注,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适用于整个咨询过程,不管在那种情况下。

专注倾听、大部分时间不作声,利用各种感觉途径去获得来访者整个信息。倾听要耳、脑、眼、心并用。用耳朵去听来访者说话及其语调;用头脑去领会话语中潜在的信息;用眼睛去注意来访者的手势,身体姿势等行为表现;用心灵去设身处地地感受。

要理解来访者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不排斥、不歧视。听并参与听,还要有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也可以是非言语性。

 1、倾听的作用

1)表达出一种开放、谦和、专注、投入的心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2)接受和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明了情况。

3)鼓励来访者更加开放自己,坦诚表白自己。

4)具有助人效果。

4、倾听中应注意:

1)轻视来访者的问题。认为对方是大惊小怪、无事生非,有轻视、不耐烦的态度。

2)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不时打断来访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使来访者无所适从。

3)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按照自己的标准或价值观,对来访者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发表评论。

4)急于下结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首先是倾听,其次是询问,第三是来了解,第四是给予建议。倾听中不仅用耳朵,还要用眼睛,更要用头脑和心灵。

(三)情感反映技术(我们应用心理分析)

情感反映是指咨询师辨认、体验来访者语言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并且反映给来访者,协助来访者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

?案例一

?来访者: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吗?我的孩子……

?指导师:(情感反映技术)

通过与来访者的情感反映,达到情感反映的目的:能正确了解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四)具体化技术

有的来访者叙述思想、情感、事件时常模糊不清,指导师要能综合来访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建议

(五)了解(引导)技术

了解技术的使用过程是理论性、技术性、艺术性结合的过程,指导师应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咨询水平。

了解技术的使用要注意针对性。(首先应了解情况,把握准确,不随便发表看法,更不能作缺乏科学性的随意指导)。

1、了解家庭成员交流方式。

在能勾画出这样一个场景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在这个情景中,彼此之间如何互相交流。对交流方式的详细描述请见《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的第六第七章。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是相互交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跟这个情景相关的每个人对其他人的交流方式。如果只是母亲和孩子,既要有母亲怎么和孩子交流,还要有孩子怎么和母亲交流;如果是父母两个跟孩子,那么,母亲和孩子之间,父亲和孩子之间,父母和母亲之间,相互的交流方式,都有可能需要了解。

2、了解家庭成员之间在这个具体情景中的感受。(自我价值感)

感受是引起行动的动力。感受也是人心相通的心灵之门。所以,了解在一个情景中人的感受和情绪,是我们了解和理解一个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是咨询中特别困难的阶段,因为咨询者能否給咨询师袒露自己内心的感受,决定于咨询者在多大的程度上信任咨询师,在于他自己能都有足够的自由和安全感。

一般的,我们可以通过咨询者本人讲述过程中的语气、表情、动作、说话的内容来判断出当事人在面对一个具体情景时的内心感受。当然,我们自己推断的,都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求得当事人的印证。

在了解当事人的感受时,有个特别需要注意到的,就是关于感受的感受。比如,面对悬岩,我感觉到恐惧,我的内心会对“我感觉到恐惧”还有一个感觉,这个感觉可能是“羞耻”——我怎么能这么胆小哪!太丢人了!也可能是自我感激——谢天谢地,我要不知道害怕,就跟那个贼大胆一样,掉下去摔死了!所谓感受的感受,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评价的身心上的反映。内心同样感受到侮辱,有的人会沮丧——我就是个没用的啊;有的人愤怒——我不能让人看不起我;有的选择冷静——我給了人侮辱自己的机会。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都走这样一个过程——从拼命管制到放任自流,这个过程的背后是父母内心对于自己失败感觉的感觉转变——从开始恐惧自己的失败,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竭力逃避自己的失败到承认自己的失败。

3、了解家庭内部的规则。

感受来自一个人的信念以及用这些信念对自己主观认识的解读。家庭内部的规则就集中体现了家庭成员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各自关系、交流方式等等的信念。一个人的规则就是一个人选择的内心信念的实现方式。所以,了解了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給自己給他人规定的规则,我们就开启了进入一个人的内心愿望、人生目标、成长经历、他眼中的世界和人生、他的处世行为的方式等等的最后一道铁门。

家庭内部规则的误解、冲突、对抗就直接展现为家庭中的种种问题,因为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庭教育问题则能最集中地体现这些家庭内部规则的重重矛盾。

4、了解一个家庭和外部沟通的方式。

前面三个方面差不多决定了一个家庭和外部沟通的方式。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了解:

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之外的人,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经常结识新的人?

对于现代沟通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对于新的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总之,对于所有能給家庭成员带来新的学习和成长机会的人、事、物的态度、信念、规则是怎么样的?

三、家庭教育咨询的基本程序

与一般的个人咨询的直接目的是解决个人存在的困惑不同,家庭教育咨询中,家长把孩子看做是错的,不好的,不对的,学坏了的,家长的直接目的是怎么来处理孩子身心,特别是学习上的问题。家长希望得到一些直接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身心状况,解决孩子的问题,也就是寻找“怎么管孩子”“怎么教育孩子”的手段与技巧,把孩子改造地顺着自己的意愿。这个直接的目的与家庭教育咨询的最终目标,也就是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共同互助的成长,在表面上是相对立的。所以,家庭教育咨询的程序,就比一般的个人咨询,多了一个程序。

第一、与家长建立起亲和的关系。在对父母接纳和尊敬的基础上,认同家长行为之后的积极愿望和积极价值。同时引导家长意识到孩子出现问题,有自己的责任。(不是责备,而是帮助家长意识到自己有力量和有动力去改变。)

第二、引导和帮助家长接纳孩子现在的状态。从更积极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孩子的“问题”。

第三、引导和帮助家长寻找到对孩子要求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之后的个人内在愿望。任何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问题的家庭,父母都在有意无意间把自己的某些个人愿望、个人的渴求或者个人的某些感觉和情绪加于孩子身上,期望着孩子为自己实现。比如,父母自身的无力感和无奈感会成为要求孩子按照一个程式化的道路走下去,要求孩子的行为合乎僵化标准的动力。这些情绪和愿望也可能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固执的心理力量。也就是说,找到家长的问题状态,从这个步骤开始,家庭教育咨询就从改变孩子的目标转变到家长自我实现的目标。

在实际的咨询中,这个过程可能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我自己的感觉,这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咨询中,最为困难的一段。而在后面的咨询过程中,也要保持住这个目标和方向。之所以做这个转变,是因为1)孩子的问题,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是家长个人问题以及愿望的投射。2)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3)身教第一。家长自我的身心良好了,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4)自我价值感强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自然会是平等的、直接的、诚实的、清晰的、开放的、勇于变化和成长的。在这样的交流中,已经有的问题会自然化解,任何新的问题都会成为成长的新起点。

第四、寻找家长的问题状态背后的经验。(情绪、信念、景象等等)

第五、寻找能改变这些经验状态的资源。

第六、运用寻找到的适当资源来改变问题状态背后的经验,改变问题状态。

第四到第六步,有可能需要反复许多次。要通过对当事人情绪、表情、声调、肢体动作、呼吸、脸色等等的反馈,来确定是否已经改变了家长的问题状态。在这三个步骤中,一些与孩子交流的技巧,看待孩子的观点等等,都会改变。这是家长的自我信心和能力同时改善的过程。

四、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咨询

(一)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咨询中要处理好

1     自身的焦虑问题(期望、担心)

2     不追求完美

3     不期望立竿见影

4     能拿得起放得下

(二)家庭教育指导师咨询方式

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来推动家庭教育咨询的进行。

咨询的一般方式

电话、短信

邮件(书信)

网络(在线交流、QQ交流、UC、语音))

讲座后互动(一个小时讲座、家长提问后解答)

面对面咨询

咨询关系是助人工作的基本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咨询才会发生作用。

家庭教育咨询时指导师应注意事项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很多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有关,因为现实情况中往往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是将问题推给孩子。所以指导师在接受来访者(家长)咨询时要注意沟通技巧,要会运用启发、引导、同理的方式进行交流。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注意自身形象

重视过程(建立关系-互动平等、资料搜集和分析、给出建议菜单、菜单的实施、阶段评估及结案报告)

创设氛围(消除咨询者的焦虑和自身的焦虑)

用心倾听--获取资料

谈话思路清晰(语速)

指导(建议)--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菜单)

   保密(指导过程中,尊重咨询者的要求)

(四)如何撰写咨询记录(面对面咨询时--事后记录—表格)

作为一种备忘录(防止因时间久忘记来访者,反思自己在谈话中(建议)中的得与失。

个案研究(提升自我能力。注意:作为个案的材料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并且使用化名)

事后记录(内容简明扼要、客观描述、不能主观臆测、注明资料来源)

表格设计

五、家庭教育咨询应遵循的规则

1、面向将来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纠缠于家长过去做了什么错的。

2、寻找家长行为中的积极意愿。

3、没有责备。体谅、理解、认可、接纳,引导改变。

4、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参与的身份。不把自己当作专家来指点家长,而是以平等朋友的身份提出建议。

5、一个问题,一个切入点。指导师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家长更容易接受的切入点。在咨询中,需要指导师随时抓住契机来帮助家长或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

6、提供积极的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要家长放弃原先的。惩罚与强制只会制造更大的对立,使原来的行为更为固化。

六、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模式

现状及改变方式

家庭教育已经成为阻碍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领家长参加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

从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能动性和实效性

家家联动—相同的伙伴(单亲、隔代)—

引领家长—给个话题(家长自选点)—讨论话题联动—交流     提升

菜单式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列出问题—问卷—

集中问题(个)-—通知—家长选自己喜欢的听(目的明确、有效)

开展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指导

  1)个案、针对个人(特殊、个性)

  2)群体、针对学校、班级(普遍、共性)

七、案例解说

家庭教育中孩子常见的问题的参考分析?(案例解说)

孩子偷拿家里钱怎么办?

孩子不遵守纪律怎么办?

孩子太娇气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