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运河之歌》有感

分类: 读书看片有感 |
这两三个星期,断断续续观看了央台的一部纪录片《大运河之歌》,自己的感觉是,该片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像一些市井记录类的纪录片(不是贬义词)。片的结构比较宏大,史料详尽,以时间为中轴串连,以关联的文物和古代人物为依据,让本地专家出镜,以今、古运河一些主要地段作对比,是一部扎实的纪录片,让自己有较大心灵收获。
收获一:知道隋代开始建大运河,原来的目的,是为从江南(原主要是江苏扬州)向长安(西安)运粮。元朝时,再修向北京,还是为了运粮。后清朝时,乾隆为下到杭州巡玩,又再修到杭州。这些历史脉络,我原来不是很清楚的,所以才说是有较大收获。
收获二:知道运河是跨过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的,但不是直线跨过(空中、地下),而是借几大河的走势,以先进后退或先退后进的形式穿过去。以过黄河为例,黄河是东西走向,那么漕船由南向北过黄河时,就要在黄河上向东顺流下一段,再在下游穿过,北回南则反向操作。回程时,是否还是原来去时的河口,或者是一个丫形河口?类似今天的高速路互通?看来,未来要到实地看看。
收获三:知道“中流砥柱”的来历,原来中流砥柱是黄河三门峡峡谷河段中间的一个突出礁石,在中流挡水,岿然不动。片里不是为了讲述该礁石的精神,而是要讲述过去运河过黄河三门峡段的艰辛。当然,还讲到当时朝庭为了避开这一险段,而要漕船靠岸,粮食在在陆路走一段,再由上一河段的船接下再往前运(今天因为修了拦河坝,这种方式叫翻坝)。
总之,观看《 大运河之歌》,收获还是挺多的,希望无论是央视还是各类平台,以后都多出这类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