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步遇见一首诗……

(2017-07-06 16:27:17)
标签:

杂谈

在写小说总也不进步,发表了也没人看的时候,我写过两三年的随笔,作为减压(其实是骗自己还在写东西)的一种手段,现在也还偶尔写。

它们多少也给我带来一些安慰,因为发表的刊物比较有市场,时常有人看了到微博或者发邮件交流。

有想过挑一些出一本随笔集,但总觉得随笔太轻薄,就没动手。后来,陆续写了一些很有感触,甚至自己也比较喜欢的散文和随笔,就觉得可以了。

所以,这些随笔和散文会形成《十八岁出门吃饭》这本书。

下面这篇,我记得我好像发过,但是后台没找到,就再发一次吧。虽然写得不咋地,但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先偷偷瞒着出版社发出来给大家看,不用谢~

https://wx3/large/43df9542gy1fha5f0ls4pj20od0rsafb.jpg

护城河边的题壁诗人


午饭后散步,在人迹罕至的护城河边,竟然遇到一首诗。

作为一个更接近文艺的普通青年,对题壁这种事还是有着莫名的好感的。

古人就总喜欢在白墙上涂涂写写,

崔颢一首《黄鹤楼》↓

https://wx3/large/43df9542gy1fha5kmv9dyj20hs0bumyf.jpg

苏东坡一篇《题西林壁》↓

https://wx2/large/43df9542gy1fha5kvg5ixj20fa0bhgmh.jpg

​文雅千古。

如今当然写诗的少了,即使愿意写也不用那么辛苦找一面墙,因为豆瓣上可长,微博上可短,微信公众号还能天天更新,观者甚众。

可是浑浑沌沌中忽然看到一首诗,还是一首题壁诗,我惊讶地四处眺望了一下,仿佛有一种捡钱的惊喜。

那首诗,是用水分不足的记号笔潦潦草草地写在护城河边的石头墙上 ↓

https://wx1/large/43df9542gy1fha5mgk0o3j209006qdfw.jpg

​​

https://wx1/large/43df9542gy1fha5lvkbhdj209006qdfy.jpg

https://wx2/large/43df9542gy1fha5mljkhoj209006qq30.jpg

这一段路我几乎每天都来,诗肯定是新写的。

看了一遍之后,我愣在那里发呆。

这是一首情绪失落的诗:

人活陆拾古来夕,

巧出一个真到理。

全家老小不欢喜,

就连妻子也闲齐。

嘴不说,心里气,

身上有病直古夕。

六十岁、一家老小、身体不太好……

我猜作者是一位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的大爷,他做什么的呢?

旁边小区的保安?还是附近那个建材市场的搬运工?或者是碰巧路过这里歇歇脚的心情黯然的大叔?

无论做什么,他肯定有点文艺气质。只是他可能识字不是太多,因为他这首诗没有标点符号也就算了,错别字还有点多。

我尝试着顺了一下:

人活六十古来稀,

活出一个真道理。

全家老小不欢喜,

就连妻子也嫌弃。

嘴不说,心里气,

身上有病至古稀。

老、烦、病、苦深深地藏在这几行诗里,却又一字一句拼命地往外跳。

几行字沿着护城河边的石墙,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处,歪歪扭扭。

可以想象,这位大爷当时肯定沮丧至极,所以才有了这首沉重的诗,几乎每一字都有叹息,每一句都跨越了很长时间,每一行都说了一个故事。

可以想见,这位大爷有着曲折的经历,满心的失落和满腹家务纠葛的懊恼。

短短几行诗,把自己繁杂的思绪表达得如此清晰,我忍不住有点心疼。

这位大爷到底在这里徘徊了多久?

他是不是在夜幕中来回走了很多遍?

愁苦万千,终于忍不住信手涂鸦,不如此,不能抒怀。

我不知道该在这首诗面前停留多久,因为我一直试图拼凑出这位大爷的相貌,可是总也没法清晰起来。

犹豫再三,我用手机把首题壁诗拍了发到微博上,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其实,我开始是努力想把诗往后续上几行的,可是我没带笔。

不过即使我带了笔,估计也续不下去。

你想想,以我的年纪和阅历,怎么能读透一个六十岁老人的人生感悟呢?

可是,如果我带了笔呢?

我也许会像微博那样跟一条评论:

其实,人活七十才是古来稀,还有十年呢,大爷,您最后想开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