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备考:寓言式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3-05-08 15:36:34)
标签:
高考备考生命反面时机嘴巴 |
分类: 备考指导 |
“寓者,寄也;言者,话也”。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辞海》对寓言的解释是“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等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写作策略
能不能读懂读透寓言材料是决定作文审题是否符合题意,立意是否正确新颖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一个自以为怀才不遇的青年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随意拾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我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青年摇了摇头。上帝又把手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问青年:“你能找到那枚金戒指吗?”“能。”果然,青年很快就找到了。上帝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有的同学看到“摇了摇头”的动作和一字之答“能”,就草率地确定主题是“自信”,然后大谈自信的重要性。其实。这则材料的关键处在于“石子”与“金戒指”的区分,再加上“自以为怀才不遇”这一定语,我们就可以大体确定以下立意:别老埋怨没有人看重你,要被人发现,获得用武之地,就先要由石子变成金子,也就是使自己成为真正有才能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有才能的人。
(3)对材料的处理,一般采取“若即若离”的策略。即在行文时,不要完全脱离材料(特别要注意,材料但是整个构思的思维引信),又不宜拘泥于材料。而已将材料中具有喻比义的核心事物、时间或词语、句子,点染于文章中。如有这样一则材料,说是一个青年背着大包袱来找无际大师,诉说自己“不能找到心中的太阳”的苦恼,大师问他包裹里装些什么,青年说装的是每次跌倒的痛苦和受伤后的哭泣。大师带他坐船渡河,上岸后对他说:“你就抗着这条船继续赶路吧。”见青年疑惑不解,大师微笑着说:“过河时,船有用。但过了河,就必须离开船走路,否则就会变成包袱。”显然大师是要年轻人放下包袱,轻装上路,因为生命的行囊不能太沉重。立意即定,在行文中,最好要将“船”“包袱”这些词用进文章,例如“人生不能抗着‘船’赶路”,“过了河,就别老把‘船’搁在心头”,“我们的人生包袱,不仅是曾经帮助我们过河的‘船’,还有收获到的鲜花和掌声”,等等。但最好不要采取将原材料“泡开”的方式构思全文,也要详细地复述材料或狭隘地评述材料本身。
材料一:
阅读材料,从一个角度出发口头发表自己的议论
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当八戒再看地上的镜片时,镜片无论大小,每个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立话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全面理解材料
(1)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2)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4)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
2、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批评:
对猪八戒(嘲笑讽刺的态度)
不承认自己的不足。
不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
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
打击报复
3、怎样对待别人的缺点和由此而遭受的报复
对镜子(赞颂的态度)
要实事求是。
要坚持真理。
要不畏强暴。
对镜子(同情、惋惜的态度)
敢于说真话的人不应受到打击报复(呼吁保护检举不良现象的人)
现代社会需要敢于直言的人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我是爱你的,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面理解材料
⑴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⑵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火柴被
经过:风解释吹灭火苗的原因是爱护火柴,不忍心看着火柴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
结果:火柴只能叹息不已
关于生存价值;
⑶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⑷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
从以下立意中找出切合题意的立意
①歌颂风婆婆对火柴短暂生命的爱护;
②批评风婆婆对火柴的爱是溺爱,是不理智的爱;切合题意
③批评风婆婆不懂火柴生命存在的价值;切合题意
④歌颂火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把自己生命化为光与热奉献于人类的献身精神;切合题意
⑤批评火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⑥批评火柴欢舞跳跃、异常兴奋的骄傲情绪,赞扬风婆婆制止火柴骄傲情绪的正确作法;
起因、经过、结果)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
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
沙滩上撒满了闪光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那孩子拾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
夕阳把海和天渲染成一片深深的紫色。他的友伴们快乐地哼着歌儿,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贝壳。只有他仍孤独地拖着长长的影子,在海滩上茫然地找寻。海浪喧哗着卷上来,洗去了印在沙上的小小足迹,他手里的篮子仍然空着.
他还在寻找,不停的寻找。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小故事,但对于提炼主题而言,并非全是有效信息,如第一段只是营造一种情景。关键的信息有两方面:一是“那孩子的行为、行为的心理动机以及其结果。二是“他的伙伴们”的行为和结果。那孩子身上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他的伙伴们”也是如此。
综合分析以后,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
1、贝壳比喻人生的目标,有意义的人生不能没有目标,但人生的目标不能定得过于高远而不切实际。把目标定在“最美丽、最稀罕”上,往往高不可攀,缺少理智。
2、贝壳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珍惜脚边的美好,及时拾捡起来我们就能享受生活的愉悦,随手扔掉较好的贝壳是很可惜的。
3
4、
5
6
四、立意技巧点拨
立意技巧一:抓关键词句,提炼主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立意角度:
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当局者迷,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距离产生美;保持距离;亲密有间。
整体与局部--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立意技巧二:把握关系,辨证立意
材料六:【08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人说,我喜欢喝果汁,味道是甜的;另一个人说,我喜欢喝咖啡,苦中带甜;还有一个人说,我喜欢矿泉水,味道是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
1、喜欢喝果汁--享受生活;
肯定:追求甜美的生活;
2、喜欢喝咖啡--先苦后甜;奋斗与享受并举;经历风雨见彩虹,是一种生活态度;
3、喜欢矿泉水--肯定:平平淡淡才是真;淡泊明志;
否定:缺乏激情;缺乏胆识和雄心壮志
(1)肯定(或正面)和否定(或反面)的角度(一个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和否定的角度去立意)
(2)由果析因(有几个“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3)人或物的角度(材料中涉及几个“人”或“物”,就至少有多少立意角度)
选定了形象,还要求我们运用联想、类比,将寓言中的形象合理地引申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形象转换,就可从中提取出文“旨”了。
如:2003年全国作文题,如果以“智子疑邻”中的富人为立意角度,我们可以把他转换为历史上的治国者,也可以把他视为现实中的自己,而墙坏失修就可以相应地理解为国家兴亡,事业的成败及个人认识的误区。做到了形象转换工作,就为确定文“意”铺平了道路。
再如上则材料:果汁--咖啡--矿泉水:
其它立意:
生活的滋味;
人,各有所好
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
多味是人生的特点
要学会体验多种味道的生活
培养多种喜好。
全国卷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1、由果析因(有几个“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1)幼龟
(2)幼龟群:盲从--拒绝盲从;不轻信经验
(3)游客:好心办错事,善心帮倒忙
(4)老鹰:审时度势;坚持不懈
2、人或物的角度
(材料中涉及几个“人”或“物”,就至少有多少立意角度)
3、肯定(或正面)和否定(或反面)的角度
肯定--冲锋在前真勇敢
否定--忘记使命太遗憾
(2)幼龟群:
否定--不要盲从
肯定--大海(梦想)的召唤
(3)游客:
肯定--不知者不怪,施救者善良之心可赞
否定--帮助人要了解其实际需求,不能想当然。
(4)老鹰:审时度势;坚持不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类比联想,联系现实
(1)游客对幼龟的爱护--爱的方式(父母对子女的爱)
小鹰刚长出翅膀,老鹰便将它赶出巢
《病梅馆记》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强行改变梅的生长方式,导致“江浙之梅皆病”
漫画《摔了一跤》
(2)
幼龟
游客(假象、诱惑)
在追梦的过程中,要不被一时的假象迷惑,预防危险,克服困难,才能最终抵触理想之岸。
练习:
1、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
天太冷,小鸟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快活地躺着,不久开始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
请认真阅读上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然而这只小鸟缺乏忧患意识,一得意便忘形,它不知道外面除了寒冷,还有更大的危险在等待着它。“它温暖而快活地躺着,不久开始唱起歌来。”它太贪图安逸了,不知道“黄雀在后”,“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所以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当你躺在粪堆里的时候,最好把嘴巴闭上。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
把握住了材料的内涵,联系实际,就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如“并不是每一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是一种立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一种立意,其它还有“幸福和灾难同在”、“辱骂也是一种爱护”等等,只要角度合适,不偏离材料中心意思,都可以。寓言类的材料作文,还是贵在说理,但说理一定要有深度,看一个高中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如何。
[思路引导]
从材料看,富商让孩子捉蜻蜓的目的就是在他临终前能够享受到和人们一样的快乐,那就是见一见自己许多年没有见到的蜻蜓,这是对生命多么深切的眷恋啊!作为儿子,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给临终的爸爸带来蜻蜓,带来快乐即可。所以,前三个儿子,虽然不是捉,是换、租、拍卖,但目的达到了,就没什么可责备的。那么,是不是四儿子没有捉到一只蜻蜓,爸爸就不高兴啦?也不是的,材料上说:“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说明,四儿子同样给富商带来了快乐,这个时候,蜻蜓的有无就显得不重要了,关键是那充满童趣的过程,给他们自己,也同时给临终的父亲带来无上的快乐。临死的人了,不就是希望儿子们快乐地活着,而自己临终前也想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快乐吗?
还可从多角度思考:我们审读材料,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可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像这则材料,抓住前三个儿子聪明,有商品交换意识,或者是提高效率,会动脑筋,讲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这正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而老四死脑筋,不会变通一下方法,是思想传统、守旧、低效率的表现;或者肯定老四诚恳认真的态度,否定前三个儿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态度等,这样也是从材料出发写作,但就没有写快乐这话题那样准确。就四个儿子解决问题不同方法和所带来的不同效益来议论也是可以作为话题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坯”字:“大哥,咱们也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了。”
另一个“坯”字:”“为什么?”
“坯”字:“因为仓颉把我们造得太像“坏”字了。”
另一个“坯”字:“可是,并没有一个人把我们当成坏蛋呀。”
“坯”字:“但是,万一有一天有人把我们当成坏蛋呢?”
另一个“坯”字:“那不是我们的不幸而是他的不幸。”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站在“坯”字的角度,怕被人误解,想“大哥”提出“该改变自己的形象”的问题,可以构思为:(1)要正确认识自己,塑造自身形象来赢得他人的认可
站在不怕被误解的“坯”的角度:(1)要乐观自信,保持自我
站在以“坯”为坏人的人的角度:(1)看人不能只看表面,更应看内在,否则易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