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下)

(2006-09-15 02:43:13)
标签:

家庭教育

和谐

成长

分类: 家有儿女

 

了解并研究了这些高中阶段的孩子的特点以后,我们会觉得:我们的态度转变是多么的重要啊!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教师的态度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师要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成长氛围,使他们能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并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家长的态度也决定了孩子的成败,一般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根源还是因为家庭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家长也要以一种赞赏鼓励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多商量少命令,多理解少埋怨,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家确实是一个温馨的避风港,在这个家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补给精神的养料,然后再去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

我觉得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首先是我们要把学生或者孩子看做是一个有思想有性格有一定水平的有较强的自尊心的成人。简言之,把学生当“人”,把孩子当“人”。

生命需要尊重,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具有鲜活生命的“人”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被人尊重、被人喜爱的自尊和愉悦,进而学习尊重他人,体悟人与人人格平等的生命尊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道德人格上与自己是完全平等的,要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当“人”看待。其实家长也应如此来看待自己的孩子,要以平等的像对待朋友那样的态度与他交流沟通。那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辱骂等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手段,往往是教师无能的表现。与孩子处理不好关系,冷战状态,僵持状态,甚至敌对状态的发生,往往是家长没有很好的协调好自己与孩子的平等关系,家长的架子放不下来,家长作风极其严重所造成的,其实也是家庭教育的有问题的表现。
     凡是人,皆有个性。把学生当“人”看,意味着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个性化时代,智力不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心理素质(情感、兴趣、性格等)对人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要认识到学生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思想是多么可贵。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 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如果教育不是爱护和发展人的个性,而是束缚人的思想,也就成了人的精神枷锁。

我们要砸碎这种人的精神枷锁,就必须要给予人充分的尊严。我们要鼓励孩子的自尊。我们要他们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上,有尊严的生活在学校里,有尊严的生活在家里。心理学研究表明,高自尊群体的人的表现总是优于低自尊群体的人。有自尊是好事绝对不是坏事。我们要想方设法发展学生的自尊,时刻关心如何帮助学生发挥他或她的潜能,并知晓儿童在这一需求上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努力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能力的任务,引起他们对成功的注意,使学生从自己取得进步和学到知识中体验到自尊感,而不是反复不断地谈论失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表明,无论发生什么,每个学生仍就是教师关注与尊重的对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儿童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教师就是教育的能手,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当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了,家长就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就会得到孩子的信赖。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之时,我们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培养学生尊严感,有的时候,我们也要放弃对教师对家长权威的不必要的维持。那种总是认为孩子们对自己不尊重的成年人往往希望孩子们能自动表现出对他们的地位或年龄的尊重,而不是对其行为和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智慧尊重。如果他们所期望的这种尊重没有出现,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处理事物,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苛刻和专制性方式。因此,对每位教师来说,对每位家长来说,应对那些用以维持自己地位的不必要的策略加以小心。忽视了孩子要求获得关心或信息的合理要求;认为学生必须忍受那些甚至连成年人也无法忍受的不愉快;傲慢无礼地对待孩子;在孩子的话还未说完前就将其打断;拒绝听取孩子的解释;使用很卑下的名称和表情;讽刺;粗鲁的行为;缺少感情和同情;不公正——这些与其他许多类似的策略都是一个教师或家长在孩子面前维持自己地位的表现。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怎么能让孩子有尊严的学习、生活,怎么能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呢?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和孩子在一起,抱有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的态度,表明你重视他们的观点,问问他们是怎样想的,并对他们说的话表示感兴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避免打断他们,仔细听;关心每一个孩子,记住他们生活上每一个细节,定期问他们一些问题或者让他们作出评价来表示出你的关心;我们教师在课堂以外与学生打招呼,在走廊或餐厅里都与学生打招呼;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与你联系,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人空间;努力解决好课堂上出现的窘迫局面,有幽默感,能够勇于嘲笑自己。

当我们能够把学生、孩子看做真正的人了,能够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了,那么民主和谐的环境也不是遥远的事情了。当学生、孩子也确实感觉到了自身的尊严,感到自己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人的时候,那么他们身上就会爆发出积极巨大的力量。

这点我是很有切身感受的。

先说说班集体建设中,我是如何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的。

去年接的一个班级,我的管理班级的理念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尤其是通过团队心理辅导以后,同时也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心态随之有了较大的改变,要比刚做高中班主任那时有了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我非常渴望自己的班级是一个由学生自己管理的班级,我非常渴望我的学生有一种主动的精神状态。所以从组建班级到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过程,班级公约,班级管理条例,还有班风学风以及班级口号,都是由学生自己拟定,可以说贯穿着民主的精神,充分的让学生当家作主人的精神,结果让我惊喜,让我感动,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文学网站。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5-11-21/969477.shtml后来的发展更让我激动,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形成以后,他们主动提出的一种集体的决心集体的口号,远远要比我给予的要求目标来的更加的重要更加的可贵。

在管理这个班级的过程中,我有很大改变的是,做班主任以来,第一次不参加班委会开会,完全让班长主持,我不在他们反而敢于说话,更能形成决议;第一次允许同学说“不”,即可以修改老师已经决定的指令,只要合理,一定接纳;向同学提出某种急需改进的意见,绝对是个别交流,绝对是耐心说服,一时接受不了也可以暂时保持原来的状态;甚至同学说出反对意见,批评意见也能注意倾听,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没有因为学生违反纪律大发肝火,简直是很少批评学生,因为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里,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他们的行为非常的文明优雅,他们的言行举止非常的文明得体,甚至是他们的穿着打扮也非常的符合学生的要求,朴素端庄,美观大方;男同学在与别的班级进行篮球比赛时也显得非常的大度,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这个班被评为四星级文明班级,我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再说说家里是如何为孩子创设比较宽松的和谐的民主的氛围。

首先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关键的决定由他们来自己来决定。比如为孩子调动班级,绝对是要争得他们的同意;其次,在学习管理上,有他们自己来做主人,计划的制定,时间的安排,我绝对不参与,甚至他们的学习我绝对不陪同,我睡觉要比他们的学习结束时间要早;再次就是我和他们经常有思想交流,尤其是家长会以后,与他们共同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启发他们及时改进学习的状态和方法;当孩子有了挫折,不是埋怨而是鼓励他们争取下次成功,当要批评的时候,忍一忍,慢半拍,耐心等待他们的进步----

现在两个孩子读大二了,在大学的学习情况也充分的体现了高中阶段培养的自主自律自立自理的作风是积极的合理的。

在结束我的谈话之前,我来读一首纪伯伦的题为《孩子》的诗歌,是这首诗歌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也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6-9-8/1431936.shtml我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家长的孩子,能过非常顺利的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