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季节性因素(1)
(2013-07-12 10:32:20)
标签:
期货品种橡胶期货白糖大豆螺纹钢 |
分类: 期货品种 |
螺纹钢的季节性指数、月度涨跌概率与月度均值收益率的月度趋势变化显示,其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呈现如
下特点:
(1)从螺纹钢的季节性指数来看,钢价呈现季节性波动特点,一年内至少有两波涨跌行情。第一波主要
是春节后,3—8月整体表现为上涨行情,其中6—7月时会出现小幅调整。9—10月,钢价出现快速下跌,经
历10月的触底后,钢价呈现快速回升,一直持续到12月。进入1—3月,钢价再度回落。
(2)从月度上涨概率来看,1月、8月、12月上涨的概率最大,达到80%左右。2月、5月、7月、11月上涨
概率均为67%。3月、4月、6月上涨概率约50%,涨跌概率均等。9月和10月上涨概率分别为44%与33%,这意
味着9月、10月下跌概率较大。
(3)月度均值收益率整体表现为月度价格的波动幅度。1月、7月、8月、11月、12月的月度涨幅最大,
达到2%以上。而3月、9月、10月的月度波动幅度为负值,其中9—10月的跌幅达到1.5%左右。
钢价的季节性波动规律总结
上述对螺纹钢价格的季节性统计分析与传统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所出入,比如市场普遍认同“金九银
十”行情,但统计结果显示,9—10月是下跌概率和下跌幅度最大的阶段。根据统计结果,我们来考察其原
因:
1.月度横向分析
(1)3—5月钢价呈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主要原因是年后工地陆续开工,一般工地正值打地基的黄金期,
螺纹钢用量非常大。
(2)6月钢价出现回调,主要原因是6月正值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地的施工,从而
影响到钢材的需求。
(3)7—8月钢价再度出现上涨,且涨幅可观,而9—10月钢价大幅回调。7—8月正值夏季,为传统的淡
季。而9—10月为市场普遍认为的“金九银十”,造成这种与传统表现完全相反的主要原因在于,7—8月上
涨是需求预期的提前反映,虽然夏季炎热不利于施工,但整体上并不影响工程的进度,且贸易商积极拿货
以备旺季需求,进一步推高了钢价。而进入9—10月,需求预期提前透支,在这样的预期下,钢厂的生产力
度增加,贸易商备货充足,导致市场供给压力增加,一旦实际需求低于预期,钢价都将呈现快速回落。“
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也在情理之中。
(4)10月—次年1月钢价上涨,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经历了9—10月的快速下跌后,钢价企稳回升。
第二,由于临近年底冬储行情启动,贸易商的囤货意愿有所加强,钢价在中间需求释放的推动下快速上涨
。
(5)1—3月钢价再度回落,其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期间工地处于停工状态,钢价缺乏需求支撑,且我国
春节时间大部分为2月,工地开工至少在正月十五以后,有的甚至更晚,因此,春节后仍有惯性回落的可能
。
2.年度纵向分析
我们考察了2002年—2011年10年间的螺纹钢现货价格变化,从纵向来看,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近年
来,随着钢材市场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钢价的波动更加剧烈。第二,“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现象越
来越明显,市场预期效应对于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关于冬储行情的表现,虽然季节性指数的统计
分析发现春节前涨幅较大,但纵观近10年的变化,上涨的概率依然保持,而上涨的幅度已明显缩小。
棕榈油
该品种季节性上涨规律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一般在每年9-10月份达到峰值,随
即掉头明显回落,直至来年2月份才有所恢复。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雨季,水灾会影响油棕的收割。
其次,中国和印度是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两大进口国,两个国家重要的节假日集中在下半年至次年年初,因
此每年下半年开始增加备货。
我国棕榈油消费完全依赖进口,棕榈油需求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通常三季度是我国棕榈
油的需求旺季。
天胶
天胶每年有两个重要的多转空的季节性窗口,一个是4月份,第二个是7月份。因为3月底4月初是新胶开割
的季节,4月份胶价容易下跌,6、7两月是产胶旺季,通常7月份前后通常都会经历一轮季节性下跌,到了8
,9两个月,台风或热带风暴、持续的雨天、干旱、霜冻等都会降低天然橡胶产量而使胶价上涨。因此虽然
天胶价格可能会因合成橡胶走弱以及下游需求低迷而承压,但其在9月份会得到降雨、台风等季节性因素的
支撑,下行空间有限。而到了11月份,此段时间发生灾害天气的概率减少,天胶生产正常。除了逐渐增加
的上期所天胶库存,前期因为惜售心理而滞销的国内产区标胶也会对市场形成向下压力,这个月份是下跌
概率最大的一个月。进入12月后此时国内产区割胶逐渐停止,下游厂家需要补充库存以满足停割期间的生
产需要,因此沪胶将迎来两到三个月的见底上涨行情。 掌握天胶市场的季节性涨跌有助于我们分析和判
断天胶价格的大趋势,提高操作的准确率。例如在1、2、5月,沪胶上涨概率较高,应该寻找机会逢低买入
;在4、8、11月,沪胶下跌概率较高,应该寻找机会逢高沽空。又由于大跌之后的下一个月是大涨,可以
考虑在下跌月份的低位建立多头头寸,持仓到第二个月,等待上涨行情的到来,这样获得的收益明显且相
对来说风险较小。
大豆
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
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
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
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
玉米
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
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
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
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
,而价格也随着变化。
小麦
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
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
、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
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格倾向
于上涨,春节左右因消费带动价格到达年内高点。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麦集中上市压力下,强麦期价产
生了一个季节性低点,随后变于七月底产生了强劲的上涨。
白糖
食糖是季产年销的大宗商品,在销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规律。在我国,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
为甘蔗集中压榨时间,由于白糖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内白糖供给十分充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
消费,白糖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往往随之变化,具有季节性特征。
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
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便
是长期的。
气候影响,全球气候异常对巴西的影响较大,而甘蔗产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白糖现货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波动,而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相关度极高,因此运用白糖的季节
性特征,抓住郑糖期货交易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1)从郑糖期价走势上可以看出,每年的2月份是糖价出现高峰的时期,而每年的12月是糖价走低的
阶段,投资者可以做中长线投资,即在12月白糖价格出现低位的时候选择买入建仓,然后在2月的高点平仓
出场。
(2)每年的4-5月是榨季的集中收榨时间,这段时间内新糖集中上市,在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变动影响
下,糖价下跌的概率增加,这时结合前期出现的高点,投资者可以在2月高位建空仓,在4-5月选择合适价
位平仓。
(3)每年的5-7月,糖厂基本停榨,白糖的库存增大,市场消费也处于淡季,因此在宏观环境没有出
现变化时,郑糖期价在此阶段处于震荡盘整期,投资者可以波段交易为主,或者以日内震荡交易为宜。
(4)由于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用糖高峰期逐渐体现,市场产销率上升。投资者可以在7月选择入场
建多单的时机,在8-9月选择离场平仓。因天气变化,白糖的提前备货期有可能提前或延后一个月,所以投
资者选择入场时机很重要。
(5)一般在9月中下旬陈糖销售接近尾声,新糖仍未开榨,糖价有上涨的可能。
(6)10-11月榨季产销年度末期,市场处于不稳定时期,价格变化较快,此阶段投资者适合短线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