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陆游晚年写的两首抒情诗

(2009-12-07 08:00:53)
标签:

随感

杂谈

分类: 随感

                          读陆游晚年写的两首抒情诗

 

   一提起南宋诗人陆游,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充满爱国情怀的诗句。如“《出师》一表真名士,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者是他悼念唐婉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是惊鸿照影来。”、“此身行作嵇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却很少有人提到他晚年写的脍炙人口的,描写农村快乐、宁静气象的抒情诗。

  最近读陆游的《剑南诗稿》,找了他晚年写的两首诗,抄录如下:

                            一、近村

                          去去柴车十里中,

                          竹林密处路才通。

                          渐闻水磑知村近,

                          遥望禾囷喜岁丰。

                          渔艇往来春浪碧,

                          人家高下夕阳红。

                          百钱又向旗亭醉,

                          自笑吾生亦未穷。

 

                           二、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本人并未考证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但从诗的意境和艺术风格上,我以为这应该是他晚年归家后的作品。这两首诗应写在同一年代,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陆游晚年闲适的隐居家乡生活的写照。诗中写的景象洋溢着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农村那片宁静、欢乐的气象,也着力表现了当时淳朴的民风和诗人对这种淳朴之风的留连和赞赏。

   陆游是一伟大的爱国诗人,史已定论。因此每当后人评阅他的诗时,无不与他的爱国情怀联系起来。就是我读的《游山西村》,也有人认为是:“此诗之游,貌似闲游,却未能忘却国事。诗人虽赋闲在家,貌似闲适,却恨当朝者偏安享乐,鼠目寸光,无收复失地的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两相和,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这一名联。”纵读全诗,我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评论者说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陆游七律最工对仗,晚年陆游的写作艺术更加成熟,见景生情,以情生意,并不少见。《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近村》一诗中的“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上下夕阳红。”无非是陆游描写当时农村生活的一种艺术修辞,并突出在于体现一个退休赋闲老人的自在、闲适,无忧无虑的心境。这两联同样成为后人交口相颂的千古名句。如果硬是把它与陆游的爱国情怀联系起来,着实很有些牵强。这也是当今某些评论者的一大弊病(不仅是评诗),动辄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与一个人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这不仅可笑,而且很是有些偏颇,也不利于对作者作品的正确理解。

   本人以为,陆游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诗人,这一点无需否认,也已经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但是他的爱国情怀未必都体现于他的每一首诗作中。我现在读的这两首,就很难与他的爱国情怀联系起来。这两首诗,主要是在于表现陆游晚年的闲适、潇洒的致仕生活,也体现出陆游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也许正因为如此,陆游才得以活了86岁,不仅善终,而且为后人留下了近万首诗词宝贵文化遗产。我们这些退休在家的人,确实应该从中悟到点值得效仿的东西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