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_纳兰心事有谁知04_当时只道是寻常-杨雨
(2012-09-30 12:56:47)
标签:
杂谈 |
纳兰的生前好友顾贞观对纳兰词有这样一个评价,他说:“纳兰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今天当我们品读纳兰词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真情,他的伤感,而这种情感表达最充分的就是他为妻子写下的悼亡词。
康熙十六年,纳兰遭遇了他人生最残酷的一次打击,陪伴他度过三年幸福时光,他一生最钟爱的女人——妻子卢氏永远地离开了他,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妻子走了,纳兰的人生从此陷入了痛苦的黑暗之中,从今以后,夫妻天人永隔,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相守,纳兰只能从记忆的碎片中搜寻妻子的点点讯息,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心,他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来宣泄对爱妻的永恒追忆,那一首首哀感顽艳的悼亡词成了他们绝望爱情的见证。爱妻的突然离去带走了纳兰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他不愿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是真的,他始终固执地以为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样睡着了,他无数次沉浸在梦中与妻子重逢的甜蜜。然而,梦醒后的凄冷与孤独却更残忍地折磨着他的心。卢氏去世以后纳兰的种种表现,强烈地反映出他的悲痛与依依不舍,这个巨大的变故令纳兰深陷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绝望中,纳兰写下了大量悼亡词,来倾吐他对妻子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那么,23岁的纳兰究竟经历了什么?通过他的悼亡词,我们又能看到他有着怎样一段痛彻心扉的情感历程?
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将带我们一起走进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为您带来系列节目《纳兰心事有谁知》第四集《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这些悼亡词中,钠兰是怎么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呢?)卢氏去世后,纳兰写过许多悼亡词,有一首可能最为人们熟悉,“谁念西风独自凉,箫箫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人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营造浓郁的悲剧气氛,秋天,西风刮起,窗户紧闭,词人在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在院子里,因为屋子里再也没有无比温馨的家了,他在追忆,卢氏的去世了他生命的恨基。他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归结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他的词有四大特点,真清、自然、追忆、伤心。这首词能略成为经典,正是集中体现了这四大特点。追忆的是,卢氏喝醉了酒,纳兰不要去原动她。纳兰与妻子厮守的日子,一起饮酒的日子平淡,让人忘记它的存在,只有消逝了,才知道其宝贵。自然,看不出多么好的典故与辞藻,他填词的高明,是不知道他的技巧。纳兰对词的技巧正在这里,像这首词,用了一个高明的技巧,时空穿俊。就是对比,今昔对比,是这首词的主线,还有两层对比,即哀乐与动静,现在是箫箫黄叶闭疏窗,过去却是被酒莫惊春睡重。第二重对比是动静对比,现在是伫立的纳兰,回忆的是动态的。二是悲凉,与决乐。纳兰用这么多对比,王夫之在对词评价时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这种对比的效果是什么呢?悲剧就是将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诗词中也是这样,将欢乐渲染到极致,骤然消失后留下的悲痛更能震撼人心。纳兰用这种对比来表达这种悲痛,纳兰的词就是这样。平淡地震撼人心。
(纳兰对爱妻的离去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古代有礼制,人去世后不会马上下葬,得停灵。有地位的,可能停在寺庙里,越长时间,越说明身份尊贵,活看的人对他的依恋。古代皇帝最尊贵,天子一般停三年。清顺治时,新规定,亲王停灵一年,郡王七个月。平民百姓恨据经济条件,由三天到四十九天不等。卢氏安放在双林禅院,停的时候有一年多。超过了亲王贝勒的身份。这是违反礼制的。这只能说明,他始终不愿意相信卢氏离开了自己,停灵的时间里,纳兰一有空就书看望妻子,甚至一住几天,一次在词中写道,突然看到卢氏笑盈盈地来披衣服到他身上,纳兰感到幻觉,没有心爱的人,耳中是和尚的经声,天亮了,他想不明白,妻子明明在身边,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来梦已先疑”,这种幻觉持续了他的后半生。
悼亡词几乎部是伤感的,最为悲仕的是这首《蝶恋花》。“辛苦最冷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仪月论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来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天不会有感情,可是在多情清善感的人看来,天是有感情的。“环”与“块”都是玉,月亮熬成一次圆满,毕竟有了这次圆满,再辛苦也值得了,可是纳兰与卢氏,再辛苦也不会一个月百圆满一次。永远都没有机会了。“不辞冰雪为卿热”,这是最悲仕的答案。这也有故事,说的是魏晋时名士荀粲,说自己要娶天下最绝色的女子,他用最隆重的婚礼娶回了曹氏,感情特别好,不幸的是妻子得了重病,高烧。荀粲想办法,冰天雪地里,脱光衣服,用冰冷的身体来给妻子降温。可惜的是,这样的深情也没挽回妻子
的生命,不久妻子去世了。荀粲也是不舍得让妻子下葬,朋友看到的是不哭而神伤。朋友们劝他,天下漂亮女人多的是,为什么吊死在一个人身上。荀粲说,佳人难再得,爱的人,只有这一个,她离开了,再也没有人可以替代。不久,荀粲也去世了,年仅二十九岁。这事引起人们热议,人们认为不值得《世说新语》,编进去时,也认为是被诱惑了。这样的爱情不可取,我的想法倒是不同,我觉得,夫妻相处多年后,妻子的美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相通的感情。纳兰性德也是这样想的。他才会重重写下这句“不辞冰雪为卿热”。这就是纳兰给我们的最悲仕的答案。妻子的生命当然不能挽回,纳兰也知道,“无那尘缘容易绝”,不甘心怎么办?他给了自己回答,“手写香台金字经,情愿结来生”,只有佛教才相信前世今生,希望在来生,与卢民重新相逢,再做一生知己。他相不能回答自己,“唱罢秋坟愁来歇,春从认取双栖蝶”
用的是李贺的诗,李贺称诗鬼,纳兰也被称鬼才,唱了许多招魂歌,却也无法招回妻子。春丛认取双栖蝶,这是梁祝的故事,活看时不能相守,来生要化作蝴蝶,纳兰也是这样,给了一个好的结局,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他还感溉,“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知己永远离开了自己,留在人间的纳兰只能等待,等待来生。
有人这样评价纳兰:“以承平贵公子,而憔悴忧伤,常若不可终日,虽性情有独至,亦年命不永之征也。”意思是早早出现不长寿的征兆,情深不寿。一个人太多情太执著,抑郁,难长寿。养生就是养心,活泼开朗才能长寿,这样的忧伤,早就显示出不能长寿的征兆。卢氏的去世就成了纳兰生命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