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1   人生不过是梁朝伟眼中的一抹伤怀

(2008-08-24 03:52: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

 

用爱与伤害的方式记忆

   

    难和无奈渐渐替换了正和邪的简单对立判断一样,刘、麦两位创作者试图在“复仇”这一古老而简单的冲突之下,表达更多的东西,例如往事对人的伤害和蒙蔽,例如对爱和拥有的重新定义,例如宽容。  

    在故事的表达方式上,一些技巧地使用:设置悬疑。在开场没多久就让每个人都遭遇了“为什么”:婚姻触礁的丘健邦(金城武)发现妻子突然自杀;新婚不久的刘正熙谋杀了自己的岳父。之所以说导演是勇敢的,因为在以情节为主的类型片中,悬疑就像一个上了弦的隐身闹钟,悬疑出现的那一刻,就是在提醒观众闹钟会在某一刻响起,而片中人的任务就应该是帮助观众找到那个闹钟,把观众们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

迅速的开场吸引观众的注意,无疑是一个聪明的手段,导演在十几分钟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这有闹钟,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响。这个预告快,但还是不够快。障碍出现在两位男星身上,这绝对不是演技的问题,甚至跟演员的演技没有关系,而是导演怎么控制并且获得观众注意力的问题。

影片一开始,摄影机就像是迷恋金城武和梁朝伟的忠诚情人的眼睛,几乎丝毫都不愿意离开这两位大帅哥。事实上,除了对一些必要场面的交代,作为观众,我们的注意力确实都被集中吸引到了两位男星身上,而且就像摄影机一样变成了这两个帅哥的忠诚情人。在吸引观众入戏这一目的之下,对演员的过分利用是一把双刃剑:用人物把观众带进故事和情节,但是观众可能只看到人物,而忽视了故事和情节。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就犯了这样对不住创作者的错误,在影片开场的一段时间,我琢磨了半天金城武的服装搭配,并且考虑北京是不是也能买到同样风格的衣服。用北京话说,金城武和梁朝伟太有范儿了,用粤语讲就是太有型了,其结果就是把我这样只看到两人的范儿而没有注意两人在情节中行为的观众直接给带“出戏”。

这个问题估计刘、麦两位导演也考虑到了,他们可能也非常清楚当。用这样的演员,当然就要冒这样的风险。开场的出戏应该在创作者的意料之中,毕竟,这个时候观众可能还没有坐稳屁股,爆米花和可乐瓶还没有打开。所以在两大男优的几句废话之后,节奏突然快了起来,警察在圣诞夜办案呢。在这里,对节奏和镜头调度的控制,显示出香港导演对成熟商业片的把握和理解确实是有一手的。

但是,在悬疑出现之后,导演们似乎松了一口气或者说他们也被自己面对的矛盾给难住了:到底是拍两大男优,还是拍他们的动作。严格的讲,演员在这种剧情片中就是推进故事和情节的工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导演们犯了一个可以理解的错误:过于信任甚至迷恋自己演员,演员的工具性被导演放弃了。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演员的状态而不是他们的动作和行为成了电影继续的理由。围绕金城武展开的抒情性镜头或许很好看,但是却影响了影片的节奏。相信可能会有观众跟我一样,一度忘记了刘正熙为什么杀岳父,丘建邦的妻子又为什么会自杀。

导演们一定会认同,这两个为什么才是电影的核心问题,但是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像开场那样显得成熟而且有经验,或者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推论:往事带来的伤害所围绕在主人公身上的伤感情绪更吸引导演的注意,以至于他们都像两大男优所扮演的角色一样陷入了这种情绪,而忽视了悬念还没有解开的矛盾。

原谅我的分析,也原谅我对梁朝伟的偏执,或许是梁朝伟在影片中拿捏到位的状态提醒了导演,也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故事本身。在创作者和观众合谋完成的短暂的可能回时不时发作的出戏之间,大家还是能够回到故事情节和悬念上来。

解开悬念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太多的惊喜和出新之处,但是两段往事和两个悬念还是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虽然这些元素集中在一部片长有限的电影里多少有点局促。毕竟要求创作者把每个人的秘密和内心都呈现出来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我们最终直观看到的就是刘正熙的复仇和伴随始终的内心折磨以及他最终的解决和悲剧结局。或许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缘故,这条线索被清晰呈现或许因为它的简单。

而真正复杂的伤痛和更有力量的伤感来自丘建邦(金城武)的复线,在他妻子自杀的悬念里隐藏着一个没有结局的等待一次绝望的出轨:圣诞夜办案的警员妻子在情人没有出现之后,选择了自杀;而她等待的情人其实在圣诞当晚出了车祸而无法赴约;她的丈夫却在追踪嫌犯的路上经过了车祸现场并且回头瞥到了车祸的发生。而正是这一瞥,是命运在这里打的一个结,虽然细小,但是导演们精心设计的这个环对我而言,其耀眼程度不逊于两大男优的联袂。尤其是最终丘建邦得知妻子曾有过一个跟情人孕育的孩子,并且找到了车祸之后变成植物人的情敌,他也有过复仇的冲动,但是最终从金城武口中说出的是“我给他擦身体,就像佣人”。宽容代替了复仇,让悲剧成为过去,虽然这没能改变刘正熙的选择,但是人物的命运形成了呼应和分岔。遗憾的是,这些情节都以闪回和对话的方式交代出来,失去了部分的力量。

  从《伤城》中不难看出创作者的态度,在国产电影如此浮躁的前提下,香港的电影创作者踏实的创造了一个站的住的故事,对剧本一些细节的打磨让人敬佩,同样的敬佩也来自对人物塑造的尊重。《伤城》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故事,甚至杜汶泽出演的邋遢警察也不仅仅是一个笑料。有别于《无间道》中女性花瓶的设置,《伤城》中的两个女人虽然戏都不多,但是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试图展现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的层次。和很多人的看法不同,舒淇并非只是在卖弄性感,她也在展示一个女人简单而纯真的另一面。如果放下对徐静蕾不断跟梁朝伟亲吻的嫉妒性偏见,同时也抛开她不是那么美丽的事实,那么徐静蕾的表演还是不错的,特别在最后,她扮演的妻子也需要在原谅和仇恨中选择的时候,因为爱的错位所造成的伤害以及爱和家庭的重新定因却不能重新拥有的无奈才能够构成刘正熙悲剧的全部。

对那些没有看过影片的观众而言,如果说出全部的细节,无疑是残忍的。我只能说梁朝伟扮演的人物由于是故事的主线,所以显得比较丰满:在处心积虑的无情复仇和复仇过程中的迷失再重新认识之间的矛盾,拥有一切的现在和“失去一切”的往事共同的折磨。

 

伤城》在外观上灯火辉煌,将香港拍得非常漂亮,尤其是夜景。我甚至觉得,故事没有景观好看。这大概是影片的核心:“城”。而另一个渲染情绪的词汇“伤”,倒出乎我的意料,没有那么流于“感伤”,我并不太认同这部电影也在于此。一个重心在“复仇”的故事,完全没有带入“感伤”的情绪,更多的是“仇恨”,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凶杀布局和最后不太真实的所谓“救赎”。影片的影像很“阴郁”(这也是刘伟强和麦兆辉拿手的基调),但这种影像的基调和人物内心之间的结合不如《无间道》出色。

如果只就故事来说,剧情推进得很职业,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所以观看的时候不会松懈。不过你走出电影院想想,这类“幸存的孤儿长大成人之后,娶了仇人的爱女,为的是报灭门之仇”的故事,即使是很早以前的电视剧也讲过。虽然影片的制作水准不错,但我觉得它的“智商”不高,“悬念”和“紧张”有点生硬,故事内部完全没有丝丝入扣的感觉。在看《伤城》之后,我正巧重看了比利·怀尔德的黑色电影《双重赔偿》。和《伤城》的“杀妻”相反,这是一个“杀夫”的故事。《双重赔偿》没有花哨的剪辑、没有凸显气氛的空镜、甚至没有任何血腥镜头,同样也是“布局”,同样也是将谜底先揭示出来,却显得“智商”很高。

我倒不是以“经典”来高要求一部商业片,这种对比只是想指出,《伤城》最大的遗憾其实在于它过于依赖故事的外部枝节来制造紧张气氛,让观众总是在想“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突然出现的人是谁”等等,而优秀的娱乐片应该把人们的关注吸引到人物自身来,“他到底会怎么样”“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伤城》里没有对人物进行基本的塑造,所以我们看到了梁朝伟和金城武,但并没有看到一个城府很深的警察和一个落魄痴情的侦探。

好莱坞的商业片也不好看,创意太少,电影语言僵化;但是华语商业片的问题更彻底,我们干脆放弃对人的描写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习性、他们的一切,观众看完电影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他们的道德观和人性了——其实这在商业片中非常重要。重提《黄金甲》,不也一样么?有着五光十色的场景,剧作成功的故事,就是看不到有真情实感的人物。所以,在我看来《伤城》更像是一座没有人的“空城”,灯火辉煌的空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