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3  花气袭人知昼暖

(2008-07-13 12:27:45)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
    袭人  花蕊珠
    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父母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环。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服侍史湘云。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她细挑身子,容长脸儿。她的所做所为合乎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有谁。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宝玉挨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王夫人认为袭人深明大理,对其信任有加,将其提升为"准姨娘".在程高续书中宝玉出家,袭人有实无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后嫁给了戏子蒋玉函.
    对小说人物的评价,体现了个人的观念.袭人是否为善良人物一看对故事情节的分析理解,二看个人的价值趋向.不可轻易定论.
平反内容:

从清代乾隆年间到现在,从一个普通读者到著名红学家,有许多人都认为,晴雯之死,袭人负有极大的责任--是因为袭人告密,导致了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当时晴雯生着重病呢,所以不久晴雯就死了。

  在乾隆嘉庆年间,也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那么离开现在已经有二百年了,有一位叫二知道人,一位评点家,他在谈到金钏之死、晴雯之死的时候,他就说:“袭人是功之首,罪之魁。” 她向王夫人进言有功,立头功的就是她,罪魁祸首也是她。比他稍微晚几十年,道光年间,那就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叫涂赢的,说得就更严重了,人如果奸猾,可她装得非常有人情味--“奸而有人情者难辨”,这样的人不太好分辨,那些奸在表面化的,你一看就看出来了--袭人就是“奸而近人情者,阅其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挑拨秋纹、麝月等等,其虐肆矣。”她干的坏事太严重了,太多了。由此可见,袭人受到大家的怀疑,可以说是历史悠久。那么到底袭人有没有责任呢?我们借用一句俗话来说,这叫“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253 <wbr> <wbr>花气袭人知昼暖

  我先说,为什么“事出有因”?因为袭人确实十分可疑。

  她有三大疑点。第一,袭人曾经向王夫人进言。这事情发生在贾政毒打宝玉之后,贾政差点把宝玉打死,可是袭人对王夫人说什么呢?她说:“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情来。”你看,她这话说得多么严重。而且袭人说:“希望太太怎么变着法,把二爷搬出大观园。” 这意见够具体的了,不仅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而且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那么王夫人当时一听,非常感动,对袭人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而且保证绝不辜负她。紧接着,赏给她两个菜,这是小事;再紧接着,就命令王熙凤把袭人的工资增加一倍半。这是第一,袭人可疑。

  第二,在抄检大观园之前,王夫人不是把晴雯叫来给训斥了吗,当时她说了那么句话,她说:“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你干的事,我都知道。那你想,晴雯干的事,王夫人知道,只可能谁告密?那明摆着,只有袭人告密了。这是七十四回。七十七回,王夫人亲自到大观园,她在怡红院公开宣布,她说:“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儿神意,时时都在这里。”这明摆着说,我在这儿有“暗探”啊!我这儿有“间谍”派着呢,我自己不来,我的心,我的耳朵,我的精神,我的感觉,都在这儿,有人给我打“小报告”。这是明摆着说袭人,这还有跑吗!

  第三,连宝玉都怀疑袭人。你想,宝玉跟袭人关系多好啊!抄检大观园之后,宝玉问袭人:“怎么咱们私底下说的玩的话,太太都知道了。怎么太太别人的毛病都挑了,就单不挑你,还有秋纹、麝月。”不仅袭人是“密探”,还有两个帮手!连宝玉都怀疑她。

  所以,这袭人确实疑云重重,很难摆脱这个干系。所以,二百年来,她屡受怀疑,实在是在情理之中。

  那么我为什么说“查无实据”呢?这个原因就比较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