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贾府四春“原应叹息”的命运交响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读 |
《红楼梦》原著小说脂砚斋批文中明确点出“元 迎 探惜”为“原应叹息”,暗示了书中红颜的悲剧命运,这也是当今红学研究的正统结论。最近又有新解:把“元迎探惜”倒过来念,就是“惜叹姻(因)缘”,表明《红楼梦》原著主线为“因缘”。不论从哪种方式解读,贾府四春都是原著小说中极具象征性的重要女性角色,尤其“元妃省亲”等更成为历届《红楼梦》翻拍复刻影视作品的华彩乐章和标志性段落。
贾元春全剧中地位最高贵、服装最华丽、配饰最复杂的贤德妃.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角色造型公布、新《红》四位美女出炉,或华丽中带有孤独宿命,或善良中暗付冷静清流,或张扬个性中潜藏悲剧伏笔,或在孤僻冷漠中思索人生意义……贾府四春交相辉映成为“原应叹息”命运交响曲的四大精美乐章。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贾宝玉的同胞姐姐,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因此成了皇亲国戚,元春则成了紧系贾府荣华富贵的大靠山。地位改变让元春的身份也随之改变,为了迎接元春回娘家探亲,贾府修建了气派非凡的大观园,全家上下即便是身为奶奶的贾母,也得对自己的孙女行君臣跪拜之礼。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抄检大观园时,迎春的丫头司棋因与表兄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而迎春却无动于衷,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尽。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她本人并不愿成为别人眼里的‘二木头’,她跟谁都不冲突,一言一行小心翼翼,都是善良使然——害怕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其实回到家,她也会有她的情感流露,有喜怒哀乐和可爱的一面,并非人们惯常认为的如何冷血。”
贾探春人物简介:才自精明志自高
丁荔眼中的探春:
说到对探春的理解,丁荔说:“其实她的人生际遇都浓缩在她的判词里了”。探春有着男儿一样的志向,可惜她偏偏是女儿身——“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探春亦有着别样的才情,喜书法,工诗词,两次诗社都是她牵头的;她更有着不逊凤姐的管理才能,在代理荣国府时所做的几件事,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未出闺阁小姐的胸襟与胆识。不过尽管“才自精明志自高”,但毕竟“生与末世运偏消”,悲剧其实早已在写在她的名字中了——可叹可叹!
贾惜春人物简介
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金陵十二钗之一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