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考试与冲刺

(2025-03-17 08:49:57)

论考试与冲刺

《论考试与冲刺》

引题:

“三月春光无限好,试看六月谁弄潮?”高考最后冲刺,时至今日仅剩82天。在高考百日冲刺动员大会上,彭红军校长向全体备考同学出了:百炼成钢百日辉煌殷切希望这十八天,我们有许多同学脚踏实地,日夜勤奋,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今天我受年级委托,在此向所有拼入高考冲刺过程中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学表示赞赏!向在高三历次联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习标兵表示祝贺!我还要特别为当前身在学习困难中仍不懈努力、坚持奋斗的高考勇士们助力加油

同学们,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论考试与冲刺”。

高考冲刺阶段一定离不开考试。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和训练。冲刺阶段的联考、统考及模考,恰像百日冲刺历程的一个个充电桩、加油站和赋能机。参加学校科学安排且有规律的阶段性考试,能让我们的冲刺“更有力、更耐困、更高效”。

高三以来我们经历了七次联考或月考可能部分同学“谈考色变”,对考试“又怕又恨”却又无奈。究其原因,大致因为有时考试成绩颇“惨不忍睹”。

“怕”考试,或可理解,毕竟适度地怕考试考试适度地紧张,也是激发心智的一种常态心理。正确对待考试的态度应该是“敬畏考试”。首先要“敬”,此“敬重考试”适度畏惧也正常,但我们绝对不能恨考试。倘若你恨考试,考试也会“恨”你。当你无奈地靠近你恨的考试,那么它就会带给你伤害它会残缺的分数报复你。我们要“热爱考试”,不为别的,只高考需要我们加强考试的适应性往更大处说,考试是通往理想大学的需要。哪怕考试虐你千万遍,我们依然不忘初始,热爱考试。

冲刺阶段的大考试,通常分为两种,一是“联考、统考”,二是“模考”。近期我们已经参加的协作体及盟校联考,以及本周三、四即将参加鹰潭市统考,就属于第一种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便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高三学生学习质量的考量,侧重于凸显尖子生的水平较量。因此试卷一般难度较大。我们后期还有模拟考试高考适应性考试,则会更趋向高考难度,且增加最新的高考信息内容。

冲刺阶段的考试,提高一定的难度,对训练同学们的考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让考生经历多次高考前的考试,有利于在高考中,居高临下掌控考试全局。

现就考试,谈两个方面的要求,以此作为对“敬重考试”的诠释。

一、 重视考试

我们要像对待高考一样重视每一次联考或模考,这是高考冲刺要取得良好成效的第一要素,也是许多优秀考生成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

重视考试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是“做好考前的充分准备”。要做什么准备呢?首先要背记各科应该记忆的知识,如文科的识记知识,数理的公式定理,生化的规律及方程式,语言学科的字词和典型例句等等。其次要对近期考过而自己在考试中出现过的错题,进行认真回顾和反思。考试中,只要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就是考试高手。

高考知识里需要记忆的很多,记不住或记住了又会忘记,这正是冲刺阶段的正常感觉。都说高三累,但高考冲刺更累,谨记吧,我们现在累一阵子,是为了避免今后累一辈子。有些知识虽然记住了可能会忘记,但这是大脑记忆程序的正常现象。通过强行记忆高考知识,将大脑中与考试无关的一些垃圾信息清除掉。越会忘记越要背,有些只是就是要死记硬背,要背到“死去活来”,方能灵活运用。

重视考试的第二个标志是:规范考试,沉着冷静。所谓规范考试,即书写规范、作图规范、文字表达准确无误,不要因为是平时的联考和模考,就麻痹潦草。遇到难题,要沉着冷静,切忌赌气和冲动。赌气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遇到难题死缠烂打,赌气非要做出来不可,明知时间不足,非要头脑发热“赌一把”,结果因一题误了大局。赌气的另一种表现则是,考得不顺心,就胡乱答题,破罐子破摔,总期待下一次考试再好好考。有些同学会因为某一科没有考好,接下来的考试就垂头丧气,丧失斗志,导致整个考试一塌糊涂。每一年的高考,因第一天的数学没有考好,而红着双眼参加第二天考试的考生不在少数。这种考生,红肿着潮湿的眼,看题也是模糊的,悲伤的负面情绪带入考场往往很难成功。

同学们,如果考试遇到困难,既不轻易放弃,也不能盲目死扣不放,要结合自身水平,掌握好考试时间,顾全考试大局,发挥最佳水平。

接下来我要谈的第二个建议是,要“学会考试”。

二、 学会考试

同学们从小到大的岁月里,最不愿承担的失败,莫过于“考试失败”。其实人人都想考出好成绩。很多成年人走向社会了,都还会经常做一种梦,梦见自己参加考试。而且在考试梦境中,通常都是不太好的结果,要不是找不到考场,就是考试结束铃响了,答题卡还没填上,还有就是考试不及格挨老师批评或者家长责骂。

“考试失败一定孕育着成功。”既然避免不了考试,不如爱上考试,努力学会考试。关于高三考试怎么考出水平,我谈几点看法:

1. 考试的做题顺序要合理规划

做题的先后顺序,尽管因人而异,但是基本规则要遵循。依据如下顺序“熟悉——容易——强项——弱项——难题”。对于时间非常紧张的弱势科目,更要注意做题的合理顺序。每个同学都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考前就要设想好,考试试卷总分最高才是硬道理。

“在高考面前,分高为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总分面前,科科平等。”比如考试最后剩下十分钟时间,你应该选择做最有可能得分的题目,而不是看哪一题重要。高考录取上,唯分数高低论英雄。

2. 审题认真仔细

阅读题干时,用手指或笔头,指着文字逐字逐句快速阅读,随时将重要和关键的字词做上记号,此所谓“扫描式审题”。有些试题,尤其是陌生知识的信息题,其答案就隐藏在题干里。要小心一些一眼看去就是陈题,但又有变化的,千万不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对待一时看不懂或者不理解的信息题,不必花费大量时间苦思冥想,应该从问题入手,依据问题再回头查看信息。如果第一个问题有困难,不要轻易止步,往下走两步试试,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同学们不要把“审题不仔细”当成失误。总是有考生在考后小结时,说“没有看清题目”,将原本成为教训的错误归类于失误。有不少错误并不是失误,是不仔细审题导致的“必然”,而不是偶然。不要把这种“失误”当成失败的借口,否则,你永远改不了粗心大意的习惯。

3. 答题规范,语言专业化,答题有技巧

    规范——按一定格式、一定步骤,包括填写答题卡不超过填写区域等规范要求。

    专业化——语言表达要有相应学科的专业化或专业术语规范。

    掌握一些考试技巧,不要忽视各科老师传授的考试方法。各科考试技巧不尽相同,但有些是相通的。如善于逆向思维、逆向解题,有些问题的答案会在后面的提问中涉及到。遇到难题,一定要学会分解难题。

难题因人而异,有些貌似难题,未必是真的难题。常有一些虎头蛇尾或纸老虎型的难题。即使是真难题,也未必是“步步维艰”。一个大题的几个小问题,也未必就是前面的容易后面的难。也许你前面几个问题都不懂,却对后面的问题能够解决,甚至会出现后面的提问,恰好就是对前面问题的提示。难题的某些答案,要敢想敢做,有时可以大胆猜测,采取代入尝试的方式,也许一试即中,一举成功。

同学们,学习有困难,考试不成功,是正常的。还没有人敢说学习没有困难。有困难,表明你在努力攀登,在走上坡路。如果你感到学习轻松,没有困难,基本上可以断定,你没有努力钻研,你也许就在走下坡路了。攀高是艰难的,下滑才是轻松的。

有同学说,我考一次败一次,考两次就败两次,几乎看不到希望,看不见前方的曙光,渐渐的迷失了方向,看不见目标,丧失了坚持的信念。

我要郑重的提醒同学们,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发生。所谓高考冲刺,就像短跑百米冲刺一样,早已经瞄准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心无杂念,拼尽全力,不顾后果,奔赴终点线”。那种患得患失,总担心努力得不到回报的状态,根本不是冲刺的状态。

我们要坚信——天道酬勤,老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不弃奋斗者!

同学们,只要我们重视每一次考试,热爱每一次考试,承受住考试失败的打击,把每一次考试当做高考冲刺历程的激励点,那么,你的拼搏,你的付出,一定能收获圆满,收获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