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费斯汀格法则”

(2016-05-28 20:50:15)
标签:

读后感

成长

成熟

费斯汀格

法则

对“费斯汀格法则”的感悟

 

         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因为这会引起或好或坏的“连锁反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曾提出了一个十分出名的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对儿子温和地说:“不要紧的,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的,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人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感悟:

不如意事难免会有,但我们可以作出“比较不坏”、或者说“更为有利”的选择:
      选择忽略不计;
      选择不庸人自扰,不因小失大;
      选择不让偶发的小事影响到我们宝贵的平和心境与更重要的事情。

倘能如此,我们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高。

 

        若从理论上细加分析,根据心理学的常识,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发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识与评价。

        因而,即便是在同一情境之下,不同的认识与评价,会导致对事情的反应及随后的行为的显著差异。

        可见,你尽管控制不了前面所发生、非自己可控之事,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对事件的认识再认识(正反合、否定之否定、从两方面看等),甚至还包括对自己的冲动反应(第一反应)的认识再认识(反思、自省;先天偏颇后天矫正;自觉主动地自我完善、成长、成熟),来正确把握其后的一切。

 

相关法则: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无论是“蝴蝶效应”还是“费斯洛汀法则”,都提醒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与评价那些既已发生的事情,谨慎地作出反应,以防因小失大。


     “费斯汀格法则”也可以用“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来解释。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
        他举了个例子:“假设现在你已经花7美元买了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7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发现再看下去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是否离开电影院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7美元。这7美元是沉没成本。”
        忽略“沉没成本”,是一种智慧。 

 

中国古人的类似说法:

         《大学》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黄帝内经》中讲:“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澹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记忆体、心神平安的目的。其实,“静”的意义很广泛,不是单纯的静止不动,而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受到外因的冲撞时,能有豁达的心胸去包容,去体谅,而不是马上进入热战状态。

          诸葛亮《戒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苏轼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晚清翁同和有一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回顾一下: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尽管你决定不了不了前面的10%,但你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一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好到什么程度、或坏到什么程度,10%由事件本身决定,剩下的90%则因你的情绪、态度和应对方式决定。

“费斯汀格法则”,也被称为“90/10”法则。


 --------
花城市深圳多肉大棚,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8109f0102wjo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