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第三天:雅鲁藏布大峡谷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散记 |
时间: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主要行程:八一镇-米林县-八一镇
关键词:明信片、尼洋河、林芝机场、南伽巴瓦峰、大峡谷、林芝中学、支教
(摘自傅誉当天的朋友圈)
巴西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老妈是个超级球迷,基本上是逢球必看,看球得有个伴,所以来西藏之前也经常早起,陪老妈看个后半场什么的。林芝的低海拔优势对睡眠质量颇有好处,昨晚睡得很沉,不过早上六点多还是习惯性醒了过来,打开电视,正是小组赛尼日利亚对波黑。
这几天一直在和“联结西藏微信群”的群友们在沟通,我们知道傅誉发起的”平和西藏“活动里有四位同学和家长比我们前一天到了林芝,约今天下午四点到林芝县中学去碰头。一边看世界杯,一边把带来给西藏孩子们的明信片整理一下,一百五十张明信片几乎把床铺满,挑了三分之一留给林芝的梦想中心,其他的准备带给日喀则的学校。
在八一镇的大街上找了一家小饭店吃了早餐,出发去今天的景点:雅鲁藏布大峡谷。
去大峡谷景区的路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还没有出八一镇,路过尼洋河大桥,眼前如画的风景让我们一阵惊呼,催着肖师傅在桥边停车。
过了尼洋河大桥后,便进入米林县的森林区,先是往南,然后向东行。
林芝被誉为塞上江南,可江南风光我们可是看得太多了,所以对这两天的风景并没有什么期待。不过真的到了林芝,才知道这里与江浙一带的味道还是不同的,由于海拔比内地还是高不少,白云低垂,仿佛就在手边,感觉多了一份仙气,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倒是和新西兰南岛的风光颇有一些类似。
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来,路边是大片的牧场,一群牛儿在悠闲地啃着草,让我不由联想到在新西兰从TE ANAU(蒂阿鲁小镇) 前往 MILFORD SOUND(米德佛峡湾)时走过的那一条路。
一路尼洋河相伴,风景醉人,不多时来到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汇合处。尼洋河的河水是湛蓝的,雅鲁藏布江却是浑浊的黄褐色,在这里融为一体,继续往南奔流而去。山坡上到处是玛尼堆,它们静静地端坐在那里,经年累月地注视着这幅神圣的画面。
一路上和开车的肖师傅聊天,平时话不太多的他打开话匣子也是蛮健谈的,他八年前从河南到西藏,前几年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做旅行租车的公司,主要做一些相对高端的客户,经常会遇到一些搞专业摄影的,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而白天线光太强,主要是在房间休息。他还说到几位有名的摄影大师,几乎每年来西藏,有时候在一个地方等好几天就为拍一张满意的作品,和这些人相比,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所拍的照片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纪录而已。
肖师傅知道哪里可以出作品,他把车停到了林芝机场边的一个河谷,说这里的晚霞非常得美,可我们到的时候正当正午,只好用意念做一些想像了。
路过一个观景台,上去可以看到河对岸的一片沙丘,和青海湖边的大片沙丘不同,这一小片褐色的沙堆是孤零零的,仿佛是被佛法从大老远移过来一样。
离景区越来越近,肖师傅说前面就可以看到南伽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被誉为神山。
景区的大门建成一个城堡,里面的设施已经很现代化了,能嗅出一种被过度开发的味道,每个人290元的门票真是不便宜,导游推荐我们坐船,又另外付了几百块。
我们十几个游客被临时组团,在一个门巴族小伙子的带领下乘车依次在景点停靠。第一站叫大槡树,为这颗华盖巨大的槡树做背景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南伽巴瓦峰。可惜我们看不到峰顶,据西藏小伙说它已有两周没有露出真面目了,我们今天还算好,可以依稀窥见神山的一个倾面,已经深感其神圣莫测。
我以为最后要去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在电视和杂志上经常看到的那个大U型转弯,其实不是,那个地方离景区大门还有数十公里,而且车不可能开到,那些照片都在直升飞机上面航拍所得。还有一个办法是徒步过去,看网上介绍,大峡谷的徒步还是很有名气的,几条经典的探险线路被驴友称为终极挑战,沿途风光奇绝,只是耗时较长,也颇有风险,我们这些伪驴们可是无福消受了。
车上一位从西安来的旅客随身带了一只鹿犬,有趣的是听说它刚到西藏时也会高反,醉晕晕地路也走不稳,到了林芝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在最后的一个景点又遇到了另一只小狗,浑身的卷毛像个玩具。一群在景区卖纪念品的西藏小朋友们,看到两只小狗是又爱又怕,我围着他们拍了一些照片,连边上气势壮丽的峡谷景观也没有顾上多看。
本来我们认为是坐车去坐船回,所以才买了船票,可是这一路上的湍急河水让我们知道预计是错误的。眼看已近下午,要赶上原定下午四点林芝中学的见面时间已经很紧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停车场的那位调度又上我们上错了车,本来就有些着急的我一下子就火大了,说船就不坐了。当我们想去退船票时,被告知已售出的票不能退,心里更是窝火,好说歹说终于退了票,又出了新状况,同行的老高手机说找不到了,应该肯定就丢在被上错的那辆旅行车上。
我陪老高回到景区停车场找手机,车已经开走,我反复打他手机,终于有人接通,可是马上又被关机了。我只好把自己的手机给他,让他乘了一个小车追过去问问看。一个多小时后老高无功而返,只好放弃,但原定的四点我们是肯定赶不回林芝了,只好让安安妈他们先去学校,晚上约了一起吃晚餐。
等待老高的时候我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会对那个藏族调度小伙子发火,他每天如此繁重的工作,出现一些错误也是难免,可能更多只是我因自己的负面情绪迁怒到他身上。很多时候,对情绪的控制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行,因为情绪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新的问题。如果我不冲着小伙子发火,可能老高的手机也可能就不会因为注意力转移而丢失了。任何时候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不能改变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事情发生后的状态;
回到在序言里提到的话题,我们为什么旅行?旅行有时候就是一次修行,因为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们开始去反思如何与环境相处,与不同风格、习惯和价值观的人相处,从而修得一种处事不惊、奢简随意、豁达开朗的能力,接受每一次的意外都变成旅行的奇遇。
回到林芝已经快到七点了,安安妈他们下午已经去参观了林芝县中学的梦想中心,现在已经和@艳华 @聂二辉 @杨俊波 等三位梦想中心老师在酒店吃上了晚餐,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见面,可在群里的交流让我们彼此已经很熟,仿佛是老友见面,分外开心。
四位小朋友都是上海平和学校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看到高一的傅誉同学发起的“平和·真爱·西藏”活动,正好要来西藏的他们积极响应,不仅捐款还帮忙在学校里做明信片义卖,这次到西藏,又专门调整行程到林芝中学参观并和我们碰头。
我最早联系到的是二辉老师,他从中山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来西藏支教一年,和他一起的是另一位中山大学的学生杨俊波。他后来又拉了艳华老师加入西藏群,和他们俩一样,艳华老师也是过来支教,而且她在结束后选择留了下来,继续为西藏的小朋友们教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分诚挚的心和浓浓的爱。吃完饭我们坐在一起聊天,他们兴奋地说了真爱梦想、梦想课程在林芝中学的情况,正好校长晚上出差回林芝,明天一早会来学校,我们约了上午过去看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