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一联盟的缘起

(2014-06-01 07:34:43)
标签:

教育

2014年4月13日,一个周日的清晨,本来想睡个懒觉的我却很早就醒了,脑海里浮现出前一天真爱梦想年报发布会的感人场景。躺在床上,我在想,如果说去年我发起的“ADream计划”开启了真爱梦想面向大众的微捐之旅,那么在基金会已经正式转制为公募的今天,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当时真爱梦想刚刚在腾讯公益平台推出了一个梦想课堂的众筹项目,支付的体验还不错,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捐助,但如果没有持续的运营和传播,就很难不断吸引更多人持续产生捐赠行为。


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大家参加微捐行动呢?从去年“ADream计划”的体会来看,很重要的就是利用熟人网络所带来的信任关系,通过社交平台进行链式传播。也就是说要找到一些关键节点人,并让他们把传播变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还有,有趣是一个很重要因素,要想办法让项目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突然灵光一闪,是不是可以让每个志愿者选择一个数字作为自己发起的微捐项目标记,通过社交网络号召自己的朋友捐赠这个数字或其整数倍,后台可以识别出来进行汇总,通过定期公布数据,让发起人之间进行PK游戏。一个个想法冒了出来,比如怎么建群拉人助捐,怎么用微信红包来激活围观者,如何把捐款设计成为心锚从而与个人期望的某种情绪和行为关联起来......,越想越兴奋,干脆爬起来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后来发的“蝴蝶漫天共振,欢迎你的加入”的初稿。


还是我自己在朋友圈里先做做尝试吧,当时我没有多想就选了“31”作为自己的标签,因为30元就可以捐助一个孩子一年的梦想课程,那我就再加上一块钱吧,只要有人捐31或是31的整数倍,后台就可以识别出是我招募过来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UogibS0wdYh8Efc38juM3G8zWCCRr0v9ErvzwuSLWCPpDSuzIoGUCKtjx1xFolSgp5qvtboncnBm2EPcF0HYtEw/0


没过多久就有人回应,仅仅二十分钟后,我就看到朋友圈里有人也发起了自己的项目,一位叫“melinda斌妈”的朋友公布了自己的识别号“12.19”,取自目前全国有1219间梦想教室。晚上我把这个想法发给吴冲秘书长,他马上就理解了这个想法,并选择了当时所住的宾馆房间号“252”发起了自己的项目。


后来,真爱梦想的团队把规则进行完善,还给项目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梦想密码”,每一位发起人都可申请自己的密码作为小圈子内的“接头暗号”,组成爱心小队,共同筹集善款。


我给咱们的团队取了一个名字叫“31联盟”,一方面是指每次捐款31元,同时三一也关于31代表了我个人最关注的教育、科技和公益三个领域。一个31可以联想到剑桥的三一学院,代表教育;两个“31”就是62,对应以银联卡为代表的科技;而三个31就是“93”,九三学社这样的社会组织,对应公益。


我觉得仅仅一次性的参与还是远远不够的,我更希望大家把支持公益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为了方便操作,我把那条“腾讯公益 乡村里的梦想课堂”保存在了微信的“收藏”里,这样想起来就可很快找到。


我觉得最有效的是把捐助动作和自己期待实现的某种事件关联起来,比如完成了自己很满意的一次对话、从别人那里获得了一次感动,就用一次31元的捐款来做个小小的纪念和庆祝。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快乐,当快乐和快乐叠加,这种愉悦就一定能唤起更多的愉悦。


只要你点击链接“ http://gongyi.qq.com/m/weixin/detail.htm?showwxpaytitle=1#p=detail&id=881” 进入捐助页面,修改金额为31进行微信支付即可。即使你不方便进行支付,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捐助链接,或是转发真爱梦想有关的微信,你就是我的盟友。


三人成众,一起行动!欢迎你也加入到“31联盟”的行列!


http://mmsns.qpic.cn/mmsns/Y76LoIRdNN73cdyKHynyXWVM7Y4Z9Wqa7d3Q2mHDZl7483HjqQOsFA/0

@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爱学习、爱分享、爱生活,希望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学习推动者”,查看真爱梦想相关文章请进入本微信平台“公益”频道。

http://mmsns.qpic.cn/mmsns/Y76LoIRdNN73cdyKHynyXWVM7Y4Z9WqaibQxuMmuZkic7EDs0ibKmic4tw/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