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衡计分卡 |
职场处处是考场,一次给领导的汇报、一个给新员工的培训甚至偶尔的一次小型会议,对职场中人可能都相当于一次考试。
这个星期被考了两场,而且都和平衡计分卡有关。一是周三的半年度报告会,这个会议是我们组织的,每次都得花近一个月的来准备,会前需要有大量的沟通、材料修改等工作,为了我在会上的那个近半小时左右的发言,每次事前都要反复操练,往往是到前一天晚上,还是没有把握,不过这次整体效果还说的过去,会议的这次满意度打分比上次还高一些,特别对我的发言部分的专项打分。另一个“考试”是在周五参加“中国战略执行明星组织”的评选,这是由《经理人》杂志和一家咨询公司合办的活动,两个多月前活动开始,昨天是最重要的现场答辩阶段。
因为第一场“考试”花了前几周几乎所有的精力,留给第二场的时间很少,真正准备演讲的时间不到半天。当来到华庭宾馆评选现场的时候,正好上一家企业答辩出来,说评委们问的问题还是很尖锐,不好对付。八个评委中有四五个参加了五月份的评选发布,很面熟,两个老外看起来就是做管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很主动的过来和我交换名片,其中一个正是写《中国平衡计分卡管理实践》的那位的毕意文博士,另一个据同事说是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的高管,和大名鼎鼎的战略专家波特是同一家公司。
看着其他企业精心准备的材料,我心里有点发虚,后悔没有太重视这事,但既来之则安之,我尽可能平静下来,开始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开场白很重要,五分钟之后我基本上控制了节奏,正常发挥了水平。可能是因为连续进行了一天的评审,几个评委显得很疲惫,特别年龄比较大的那个青岛市侯副秘书长都伸起了懒腰,两个老外一点也不懂中文,只好干看英文版的材料。
演讲后进入答辩程序,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所在的公司很有兴趣,本来半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了近一小时,他们对我们的国际化战略特别关注,问了好多这方面的问题,那个咨询公司的老外更是把我当成公司的高层,非要给我们提出股权方面的建议,而且结束后还专门拉着我,在纸上画出具体的方案,看来中国的支付组织在老外的心里面还是很有价值的。
其实中国航空的张博士、国资委的尹博士提的问题切中了我们的要害,他们很关注平衡计分卡中流程维度做起的作用在哪里,说我们几家参评企业共同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用好平衡计分卡中最核心和内在的机理,那就是因果关系的层层递进。我认为他们的眼睛很毒,这正是我最想要提高的,但也是遇到最大障碍的地方。
评选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只是希望通过“考试”,能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了解到差距,对工作有所帮助。多参加考试,至少不是坏事。
相关文章:
前一篇:黄蒙拉与立体画
后一篇:共青森林公园的海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