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海龙兄的好日子,他经营的好耶被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以两亿多美金的价格收购,这单整合对于整个广告界和互联网界都是值得关注的大事,合并后的公司更是业内航母式的旗舰企业,海龙也是这个江湖上更有影响力的大佬了(见博文)。
正好这两天在看吹捧江南春的那本《分众的蓝海》,对于江南春这个人虽没有亲眼见过,但感觉还是很亲切,特别是他的经历、性格和想法乃至爱好都和我有相似之处,说不定我们也曾在一个饭店吃过饭、同时在汉源看过书,在同一个按摩店做过足底呢。我和他一样都是在93年左右从大学开始就进行创业,不过他成功了,我转行了,论财富当然不能望其项颈,但让我现在和他调个过法,我估计也受不了一天他的那个辛苦日子吧。
书还只看到一半,有一个考虑了好久的想法不由得跳了出来,越想越是兴奋,先把它写下来,算是送给海龙的一个点子吧,用不用得上再说。正如分众开发了商务楼宇电梯前的液晶电视广告这片蓝海一样,还有一片更好的蓝海目前还是处在空白之中,没几艘船在游走,这个蓝海就是“在证券行情系统上做广告”。
在广告商的努力下,现在已经不只满大街都是广告了,坐出租车、看网站、估计哪一天上个厕所也不得不盯着广告看。但目前全国几乎一半人民天天必看的证券行情系统上还算是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方,难道不值得广告商睁大眼睛吗?我这里指的证券行情系统有两类,一是在证券公司营业部里的行情系统,特别是大户室的钱龙系统,更主要的是指目前已经普及的网上证券行情系统,比如恒生、大智慧、通达信、证券之星以及同花顺这样的客户端软件,两个都有做头,但第二类可能更容易一些。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行情系统客户端软件上做一个插件,在股民朋友看某一支股票行情的时候自动推送相应的广告,尺寸可固定也可以浮动,静态图片或是动态FLASH均可。当然各一个广告都可以和这支股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招商银行的行情页面,可以做招行的MINI信用卡广告,可以做招行的随借随还信贷广告,也可以做招行竞争对手建行新发的信用卡广告。
这种方式的广告很符合江南春总结的新兴媒体的三大特点:一是高科技做载体,比起一块块在楼道里装液晶电视,网上行情广告更是高科技、低投入了,不用花一分钱就把广告推送到了每国近一亿多网民的面前;二是受众“分众化”而不是“大众化”,每一个广告都是针对不同的受众,因为是股民在选择看什么股票的行情,他看这个股票说明一是拥有这个股票,或是关注这个股票,所以说也就会关心这个上市公司相关的产品。也就是说股民总是在看他想看的广告,这是多少广告业人士所梦昧以求的结果;第三是强制性接受,除非他不看行情,或是他就是不看这支股票,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先来看这个市场的容量和规模。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亿网民和一亿股民,其中绝大多数股民会至少会下载一到两个证券行情系统,以保守估计每天至少有八千万以上的人次在网上看行情不低于半个小时,估计有五千万人每天看行情超过一小时以上,特别是在这一年来的牛市阶段。一般来说股民的习惯是二十秒左右会切换一个页面,就是每分钟至少看三个页面。我们来算一下一天大约有多少个CPM(千人印象),以5000万看半小时,也就是一天60个页面计,一天就会有5000*60/1000=300万个CPM,一般来说一个CPM的报价在一到八美元左右,就算按一个CPM一元人民币计,一天的收入就是300万元,一年按200天算也有六个亿的市场容量。这还不包括可以做的其他衍生性收入,比如网上商务(B2C)等等。如果能在这个市场上占有60%,一年就是3.6亿收入,至少可以30%的毛利也就是1亿以上的利润。这样的企业如果放在纳斯达克,市值应该不会低于5个亿美金吧。
再来看这个市场的两个主要参与主体,第一个是广告的客户,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已经上市的几千家上市公司,都是有钱的主,都有产品在卖,都有地址、有公开信息,可能没有比这个客户群更清晰、更直接更合适的了。如果不能说服上市公司在自己的行情页面上做广告,就把这个空间推荐给它的竞争对手,让股民看到的是他们竞争对手的产品,当然对于一些特殊页面,比如大盘、50指数、基金等,甚至可以拿出来拍卖。第二个是行情系统的拥有者,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和一些证券软件服务提供商,这两类我都比较熟悉,我以前做过华夏证券电子商务部负责人,和各大公司负责网上交易的人很熟,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不影响网上行情的速度和稳定性,对商务方面考虑几乎为零;二是证券软件服务商,目前这个市场比较集中,我以前写过一篇“杭州四剑客”,他们基本上集中在杭州、上海和北京,估计其中占有绝大多数市场的恒生、证券之星、大智慧等几家公司的老总都是相交以久的同学或朋友,只要晓之以利,说服他们应该不难。实在不行就把这几家大的软件公司拉进来占有一定的股权,冲着海龙兄和江南春的名头,估计他们都会趋之若骛的吧。
以上只是一些点子和想法,如果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比如市场策略、核心团队、业务模式设计、技术可行性、财务融资方案、风险评估等等,如果海龙兄或是其他中欧的同学们有这个想法,以我们所学的东东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吧。做一个商业计划,一千万卖给江南春,或者干脆做一个企业,三年后以2亿美金再卖给分众,就看他的选择了!
用周六的闲暇时光空想一番,界于真实和幻想之间。我以前还算创业过两次,但现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还算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妻说我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我认同,如果创业不能给自己带来综合性的收益(我指的是幸福度的增加),那还是把机会让给海龙或是其他同学这样能创业、会创业的朋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