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数学为什么越来越糟糕

(2007-08-19 19:53:40)
标签:

教育杂谈

 数学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也不像想像的那样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我觉得到高中为止,要学习的数学一点儿不比熟悉电脑游戏难。不过,还有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吃力,这是由于他们对数学这门最具逻辑的学科采用了最无逻辑性、最不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的缘故。
  “只要你多做题就好了!”还有这么无知、这么难的方法吗?还不如干脆说:“不知有什么方法”呢,至少还算个坦率的人。我觉得说出“数学学习无捷径可走”这种不负责任的话的人,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就告诉别人无路可走,这是多么危险的思维方式啊!
  希望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成绩,但终又尝到失败滋味,我意识到数学学习中盲目地搞题海战术绝对不是什么好方法。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在数学上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终于告败呢?我还先谈一谈学生越学越糟糕的5个原因,只有清楚地知道这些原因,数学才能真正简单起来。
  一、根基不实
  我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感叹:“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越来越难。“到底谁觉得数学简单!”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问初中生“5+7等于多少?5×8等于多少?”的话,谁都可以轻易地回答,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简单吗?不是。还有大家可能上了高中后曾给初中生解过一次方程,“喂!这个这样做不就可以了!你是木头脑袋啊?”成了青蛙,就忘了做蝌蚪的时候了,就知道一味地斥责别人。
  作为高中生,连一次函数都不知道,就算学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要做这类的题目等于是在挑战绝对不可能的事。只有地基夯实了,上面的建筑才会牢固,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建筑不成了豆腐渣工程。所以大家认识到基础不足后就将学过的东西再复习几遍,或者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再翻出来看看,但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大家较容易能照着做,而且能够看到实效。方法就是追根就底法,它是一种投入很少的时间,遇到什么问题总是追根溯源,这样实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一个层次,数学就会越来越容易,所以对基础置之不理,一味追求进度,搞题海战术,只会越学越糟糕。
  二、贪多图快
  学习总会有一个效果最佳的适当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你就会抱怨“数学题怎么这样多啊!”“哎,该死的数学题快把我逼疯了!”如此一来,数学就会索然无味,无论怎么学习实力很难提高了。
  其实,高中时期的数学题多得惊人。把相关的题目算进去,数量多达数万道之多。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为什么总是不见长进,而在那儿原地踏步甚至是一点一点地退步呢?
  第一是由于错觉。当我们所学的概念在题目中出现时,那些与重要概念直接相关的题目就是重要的题目,而那些与重要概念关系不大,需要特别技巧才能解决的题目就是不那么重要的题目。因此,在每个单元中,那些应该融会贯通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又不会太多。而我们平时是在根本不重要的题目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要做的题目过多会让人失去信心、耐心,到做真正重要的题目时反而容易混淆,所以只有靠题海战术提高实力的想法其实是一种错觉。所以要对那些70%的重要题目投入学习时间的70%以上,要先把重要题目研究明白后再去学习不重要的题目,这样才会让数学变得更简单。
  第二是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水平。连基础都没有打好的人去做难题,无异于拎着自己根本就提不去的东西上山。认为只有把难题解出来,实力自然就提高了,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如果以高于自己水平的题目为中心进行学习的话,由于不会做的题目要比会做的题目还要多得多,数学学习便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应该以适应自己水平的教材和适应自己水平的题目为中心进行学习,能够解答出来的题目越多越好,学习才有兴趣。
  三、不加整理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发生一些荒唐事:第一个就是学过的东西在考试中出现时还是不会做。明明在考试之前已经做过,但到底该怎么做想不起来;第二个是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费了半天力气。学习好的同学看了一眼就说道“啊!是这道题!”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更荒唐的是,看别人做出来后,才发现是自己也做过的题目。
  “他怎么这样快地想起来这道题目应该用哪种方法做呢?要是我也知道的话,数学不就简单了吗...”数学题不管怎么减量,也还是那么多的,而我们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一直无规则、无方法地往大脑里塞,到考试的时候,要在脑子里将某道题目翻出来,简单是大海捞针。
首先,把要记忆的重要题目分类列在纸上,就像对图书馆的书进行分类一样,然后将它原封不动地挪到脑子里去,这样一来,脑子里的东西就井然有序了,这就是我要强调的表格学习法。
  使用表格学习法有三个好处:一是将会加快你迈入上游学生的行列;二是数学的支支干干无一不在你的掌握之中;三是学什么都可以化为已有。真是“一箭三雕”的好方法。
  四、毫无计划
  如果一个人学习的是狗刨式的游泳,就算他学的时间再长,恐怕也难胜过一个曾在小学的游泳队里训练过的人。如果不对呼吸的方法、手脚的动作等进行系统学习,不管怎样刻苦,也很难超出一定的水平。数学学习也要系统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合适的计划,即使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换来的往往也是微不足道的效果。“以我现在的水平应该从哪儿开始学起?”“应该集中学习什么?”“学完这个之后该学什么呢?”“我怎么检验自己的学习是不是对路的呢?”这是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
  有必要制定一个包含所有这些疑问的确切答案的、系统的学习计划。即只有看清通往目的的路,学习起来才会更轻松,只有如此,才能迅速提高实力,不致浪费时间。没有一个符合个人水平的学习计划,或者不考虑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学习计划,都会使学习越来越糟糕。
  五、慢慢吞吞、准确性差
  “啊!我把这减号错看成加号了!”、“只要有时间的话,这两道题我肯定都能做出来。”......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些学生一到考试,总会是在低于自己实际水平20分左右的分数上晃荡,结果变成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原因是本来可以做对的题目做错了好几道。足球比赛中的射门就好比数学中的得分,不管解题步骤有多好,如果答案错误还是不能得分。因此,如果想得到与自己实力相符的分数,在解题时能够做到准确解答就很重要了。另外,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全解答完毕,解题就一定要速度。
  观察一下学习好的学生,你就发现他们大部分都相当快。另外,他们几乎不会有琐碎的运算,也很少在解题过程中出错,这就是他们和学习不好的学生之间不易察觉的巨大差异。“准确、快速”是现在的高中生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快速地解题呢?
  验算是准确解题的方法。验算是解题快速的人独有的一份礼物。因为解题速度慢,就没有时间进行验算了。如果解题的时间不很充足,与其去做一道难题,不如多验算几道简单的更有利,所以学生还得学会数学检验的几种基本方法。另外考虑到验算是做第二遍,熟练程度高,只需解题霎时间的几分之一。
  默算和熟练是快速解题的方法。之所以说有必要进行默算,是因为脑子总会比手动得快。另外,所谓熟练,就是指对某题目熟悉,能把它从头到尾快速解答出来。走过几次的路很容易找到,因为你对它已经熟悉了。只有把题目练到熟练的程度,才可能在考试中奏效,刚做完一遍就觉得“嗯!我懂了”这种程度是远远来不够的,至少也要做到能够把题目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写下来才行。
  等熟悉默算和熟练的方法后,往往就会出现脑比手快的现象。如果到了这种程度,不仅做题的时间不会不够用,在进度推进上也会比以前快得多。
  明明学习过,却总得不到分,还有比这更委曲的事吗?只要把上述方法吃透,大家一定能得到一个与自己实力相符的分数,考试时候的心里也会轻松些。
    你起码也能得到一个对得起自己的分数吧!
  参考文献:《千万别恨数学》[韩]韩昌洙著.[韩]李贞娇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