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看网络 |
最近研究百度空间的人看来不少。麦田的这一篇还是有些见地的。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7/17/964774.aspx
麦田的这篇文章其实和他前两天写的《博客是媒体》是一脉相承的,其逻辑体系是完整的,也比较清晰,虽然不完全认同。
其实新浪和QQ百度是网络社区形态的两个极端形态。本质上来说他们分别满足了一个个体人两方面的社会性需求——自我展现和社会认同。Q-ZONE和HI走的是自我展现的路数,其实更多的是满足自我展现的需求,而对于群体社会认同需求的满足则没有,这一点百度作得更彻底(最彻底的是MAN-SPACE),因为Q-ZONE还在Q-ZONE首页有一个个性空间的推广展示,而百度除了有两条最新更新空间链接以外没有任何个人空间的展示。
按我的理解,QZONE和HI是一个层级的社区产品,强调自我展示。而新浪BLOG则走的是另外一个极端,它走的是公众媒体路线,它提供的价值在于——只要你够个性,我们会放大你的个性,帮你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你也有机会成为名人),因此,它提供的功能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个价值诉求去做的,新的3.0增加的功能是引入了博客圈,用以平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硬挤新浪博客名人这一条路的压力。因为社会化对于个人来说自我展现和社会认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延,圈子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认同需求,同时个人付出的成本相对又比较小。
大徐在问“百度为啥憋着”,他自己也给出了回答。我相信百度是有社会科学家的,其实这些道理我们看着是个新鲜玩意儿,但实际上社会关系学以及传媒学里面前人已经验证和总结出很多规律来了。百度不做那些SNS的花哨功能我认为是理性的表现。一方面,帖吧具有了内容聚合的基础,但是人的聚合绝非那么简单,用TAG和朋友圈等一些SNS的功能的确可以搞出个虚拟社会的形来,但是却无法形成真实社会的神。恰巧是这一点,让我对百度肃然起敬。
那么什么是社会化的神呢?我不想太理论,但是我们不妨去验证一下那些成功的网络社区案例,无一不是遵循了社会化的规律。社会的基础构架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请注意百度这次着重推出了百度帐户,没有积分积累,没有人群聚合基础,通过支付现金购买点数来进行百度服务的消费,为什么,用户能接受吗?这就是经济结构的雏形,符合社会化规律。这个产品的发展在未来百度竞争决胜中会起到核心作用。尽管它还很初级,但是通过产品功能的取舍能够看出其战略思路非常清晰,并且有深厚的对社会构架的科学认识。
在经济结构上有突出建树的当然还有QQ和阿里。在政治结构上比较突出的是新浪和天涯,在观念结构上作得比较好的有天涯和凯迪。
百度给我们的启示其实不在于其产品功能,而是它能够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客户基础和社会化构架规律作出最恰当的阶段性产品,好像下围棋的布局阶段,落子全在要害,既不盲目扩外势,也不贪婪抢实地。这种思考方式才是对于我们最有价值的。而我们,其实还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超越——学习可以成长,模仿必定死亡。
前一篇:我回杭州了,《超人归来》
后一篇:网络游戏带给网络社区的启示(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