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引用2019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家庭沼气池3907.67万座(图6.1),农业沼气厂108100座(图6.2),沼气年产量112.16亿立方米(见图6.1-图6.2,其中家庭沼气池产沼气量约为28亿立方米,农业沼气厂年产沼气84亿立方米)。
实际上这些沼气产量是根据处理能力算出来的,并不是实际产量统计。这里会有一个错觉,以为沼气产生量大碳减排效果显著。1立方米沼气约含有5KWh能量,如果发电大约是2KWh。1立方米沼气如果排到大气中,相当于排放1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以沼气发电为例,按照平均1度电排放0.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计算,也就是说如果产生的沼气泄漏率达到7.8%,其碳排放量就与发电的替代碳减排量相当。由此可见,如果核查这些沼气工程实际运行状况,实际沼气利用量显著低于所谓产生量,也就往往伴随大量的沼气没有利用而排到大气中。
总之,沼气产生量大,而实际利用量低,结果就是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而不是减排,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状况就是如此。

上图:农村家庭沼气池数量及产气量

上图: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厂)数量及产气量

来源:全国农业沼气“十三五”规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