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 《读三峡》 王充闾

(2008-11-19 09:56:05)
标签:

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

同步美文

读三峡

杂谈

分类: 同步美文

读三峡
                                      
王充闾
    ①“
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淼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_____ 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_____ 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融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______ 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本文有删改)
1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
2
、请将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填写到第段中的横线上。
3
、第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1)
4
、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4)
  
  它的 ____ ,都是 ______ ,里面 ______
5
、文章第段回顾了宜昌的历史风云。你还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简要讲述一个(不超过30)(3)

参考答案

1、作者在上文把三峡比作一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在这里用摊开与前文呼应,语言生动形象。意近即可。
2
、始;再;卒。   3、(1分)陶渊明(潜)。
4
、示例:它的每一片云霞,都是巫山神女挥舞的锦绣,里面编织着峡江的梦想。做到比喻贴切,内涵表达准确。
5
、略。本土特色鲜明,做到故事梗概清楚,语言流畅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