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济南饭店林林总总,有味儿的这么几家。
万竹园里的一家,N年前去过,闹中有静,特别适合雨天小饮。
五龙潭里的一家,去年去过,有水有景,尤其适合一家人游玩后聚会。
最喜欢的还是蜜脂泉里的一家,这次回国刚刚去过。据说老板是工艺美院的一位老师,精致的小院,淙淙的流水,简单的摆设,家常的小菜,最妙的是饭店就在关公庙的后院。朋友相聚,义胆豪情,把酒临风,不醉不归。据说老板承包这地方时是个烂院子,如今被开发得很有味道了。老板赚了钱,小院也得了很好的治理。
济南是个好地方,关健是如何做出济南的味道。
这次回济南的感觉就是,济南一直在拆,一直在建,一座座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旧貌换新颜,变得已经认不出了。朋友开车带着我转了一圈,这座我生活过的十七年的城市已经陌生得让我皱起了眉头。
济南建高楼修宽路几乎是从谢玉堂时期开始盛行,最轰动的是万人保护万竹园的事件。结果是这么一座文化遗迹为泺源大街让了路。在国外,甚至在国内其它城市都有为了一棵树修路拐弯的先例,在济南这条大街却笔直地刺穿了济南本已不多了的古老建筑。当年的所谓世纪大道,迅速地贬值为一条普通的马路,现在看来,代价难以评估,这些政府领导是犯下大罪的。
济南城建让人伤心的事謦竹难书,提起来就伤心。
我不反对建高楼,但我反对将一个文化味浓厚的老城区弃之如垃圾,毁之如垃圾,粗俗开发。
如何做出济南的味道?大有文章,却少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