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思维与英文思维的一点探讨

标签:
文化娱乐 |
常常听说中文思维是螺旋思维,英文思维是线性思维,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就是转载的那篇)引发我的兴趣,就把我想到的一些点滴记录下来。
事实上,语言及文字只是一种传承与交流的载体,本身并没有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的哲学/认知及文化沉淀下来形成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只是表达出来形成了习惯用法。有人说语言就是一个世界观,其实这种说法我比较赞同,因为语言在创立使用的过程中就已经把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重构了,语言文字的确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下面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方位等方面进行阐述。
【1、时间】时间,在汉语与英语中,有一些差别:主要是英语是线性的,基本的就是last和next的表达方式;但汉语中除了线性的前后,很奇怪的有垂直的概念,比如上个月,下个月,这应该是中国文化中的空间概念体现;
http://s7/mw690/001eRpbWgy6ZumeQxKe36&690
http://s7/mw690/001eRpbWgy6ZumeQxKe36&690
【2、地点】中文习惯从大到小描述地址,英文习惯从小到大描述地址,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但这一点折射出中国文化习惯从宏观到微观,英文习惯从微观到宏观。
http://s4/mw690/001eRpbWgy6ZunB4KKT63&690
【3、人物】对于人名,中文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就反过来姓在后、名在前,源自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个人意识比较弱;但英语文化就注重个体,首先是个体然后才是集体,当有冲突的时候,就会先考虑个体利益,这点在美国影片中非常常见,比如对于战争投降这件事,老美就认为战败投降是很正常的,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投降是很耻辱的。
http://s4/mw690/001eRpbWgy6ZunB4KKT63&690
【3、人物】对于人名,中文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就反过来姓在后、名在前,源自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个人意识比较弱;但英语文化就注重个体,首先是个体然后才是集体,当有冲突的时候,就会先考虑个体利益,这点在美国影片中非常常见,比如对于战争投降这件事,老美就认为战败投降是很正常的,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投降是很耻辱的。
还有很多对人的定义不同,比如人际关系:英语中对于父亲一系或母亲一系的男性都统称为uncle,女性统称为aunt;汉语就区分的非常的明显,这是因为中国以前是宗族结构,父亲一系的关系更亲密,一个村庄都是同姓氏,人伦道德即政治的中国古代,这点比较特殊,所以甚至比父亲大的叫伯伯/大爷,比父亲小的叫叔叔,长幼之分比较看重。
【4、事件】对事件的描述,中文习惯描述归纳的内容,但英语描述习惯“总-分-总”的三段论套路。
比如描述一个火车候车室嘈杂,中文习惯这样描述“候车室脏乱差,人声嘈杂,简直难以忍受”,英文更习惯于这样描述“候车室环境非常的糟糕,天冷有人咳嗽随地吐痰,小孩子乱跑吵闹,缺乏清洁人员满地纸片以及水渍,由于无换气设施以及封闭空气污浊,简直难以忍受”
【5、数字】对数字的描述,中文描述9万就是“9个万”,而英文则是“99个千”,因此英文表达的数字太大就会用逗号分开“千”,甚至计算机的计量单位K(千)、M(千的平方)、G(千的立方)、T(千的4次方)都是这么来的。
【6、方位】其实英语中虽然有东西南北的词汇,但指路的时候,通常又习惯用左右;中国北方指路却习惯用东西南北这样的绝对坐标来指示,而中国南方却更习惯用左右表示(尤其是上海),比如“请问科技馆怎么走?”“顺着这条街往北走,到了下个路口往西,就到了”,在上海问路的话通常得到的回答是“顺着这条马路走,下个路口左拐”。也许是因为中国北方的城市街道都是四四方方的,马路都是正南正北的比较多,而南方的马路通常都不是很直,甚至很多南方人对东南西北分不清。但仔细想想,北方更接近古代的习惯,建筑风格都是如此设置,也是一个注重宏观的体现吧。
这种习惯当然导致中国北方人对空间的概念认识更多,南方人/英语母语者更少。
【7、定义区分】其实很多物品的定义,中文与英文有较大不同,比如杯子,英文有各种不同单词glass(玻璃)、cup(瓷),中国人学习这种单词会有一定的困惑,因为中文中基本不分材质统称为杯子。
再比如羊,中文统称为羊,但英语中就区别比较严格,山羊goat,绵羊sheep,中国的羊年被老外玩坏了.....类似的还有鸡,英语细分为cock、hen、turkey火鸡、chicken....
这样的细节有很多,一时难以列举更多例子,以后慢慢补充吧。
【8、经验传承】中文的经验传承,通常是模糊传承,英文体系通常更倾向于精确传承,甚至如果你对老外表达比较模糊,老外就容易搞不清,比如问中国人吃点什么,中国人很喜欢说“随便”.......。对于菜谱,更是经典的“盐少许”,这种模糊传承,其实折射出中文传统习惯并不注重精确的表达过程细节;但英文习惯,由于近代科技的发展,注重量化的实验室式的重现,因此也更注重过程细节的表述,必须用20g这种量词来写菜谱。
【9、小说表达】中国的小说,起码古代小说很少看到有心理活动的描写,但英语小说中心理活动就非常的多尤其是心理分析;对于环境,英语小说描述的也更细致,中国古代小说通常更注重意境;
【10、绘画艺术】这个懂得比较少,简略提一下吧
综上所述,一种语言其实代表了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视角,中文思维更倾向于总体的、宏观的、模糊的、归纳的一种归纳思维,英语更倾向于注重细节微观至宏观的一种演绎思维。
前一篇:各国语言中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