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氏族与民族国家的概念
(2015-09-29 23:37:35)
标签:
历史文化 |
实际上,这些词源自西方,翻译成汉语之后导致的词义混乱。
1、民族,英语中是nation,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有着共同的文字、历史、生活习惯等。最早是源自近代法国打造的一种概念“法兰西人”,有法兰西民族意识的法国农民打仗很勇猛,于是在欧洲流行开来,不再以氏族来划分。无疑,这种民族意识是国家共同体的精神层面,这也是西方国家概念的一环。
2、国家,在英语中是三个词的结合体“country、state、nation”,country是地域上的概念,state是共同法律的政府层面的概念,nation是历史文化认同的民族层面的概念。
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都是近代被创造的,不仅仅是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需求,也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需求,也是一个地区人们互相认同的需求,如果不这样则会导致无休止的内部民族矛盾(相信说到这里多数人会想到一些案例)
3、这些概念的产生源头。这些概念的本质就是利益共同体,内部认同,一致对外。
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群居动物,群居必然带来内外的划分,小到家庭大到氏族,这是为了生存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当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管理必然诞生统治阶层,于是政治也产生,统治者本身就是这个共同体的保护者,所以于公于私都是需要一种概念来让这个团体的人具有认同感,最原始的方式就是血缘认同,有着共同的血缘(共祖),演变成不同的姓氏,变成同一个氏族(汉语中与民族混用),阿拉伯人、犹太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日耳曼人都是类似的概念,汉族(汉人)、蒙古族也是类似的概念。
古代氏族作为一个群体,有共同的军队来抵抗外族的入侵掠夺,同样对外抢钱抢粮抢女人在内部利益分配;血缘氏族,在解放前的中国就是宗族制度,表现为族长统治的同姓村庄,以前还存在抢水源械斗的现象,异姓被认为是外人,族长分配生产资料比如牛、车之类;概念再放大,就是汉人或蒙古人,族群之间的争斗历史悠久就不用啰嗦了(中国、欧洲都是如此),异族被视作外人。
近代诞生的民族国家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生活在共同的一片土地中(country)有共同的文字、历史、文化(文化认同)的群体,当然更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团结,这是一种进步。法国人、德国人、中国人(华人)都是类似的概念。同样,异国人被视作外人,相信出过国的人能深刻体会到这点。
从血缘氏族过渡到民族(国家),是一种进步,也是现代化国家所必须的一种概念,不仅仅是统治的需要。
后一篇:转载:上海浦东周康板块污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