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唐刀”-----倭人眼中的唐刀,刀商模糊化的所谓“唐刀”

(2013-12-24 22:38:10)
标签:

文学/原创

军事

==========倭人眼中确实存在唐代样式的刀,简称唐刀=======
唐刀,原本中国本土是没有这么叫的,大概是因为没有实物流传下来。 
唐刀这名字疑似是日本人发明的,上古时代日本人眼里还真有唐刀样式的概念化物品,这东西就跟早期老外眼中的中国人一样“留辫子、老布鞋、穿长衫、舞狮子、广东话”,虽然可能与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再如这种象征意义,就像“龙”的形象,没人无聊到去考证是否有这种生物存在,但不妨碍在我们心目中有共同的“龙”形象;
无论在天朝唐朝有多少种刀,但在上古时代日本基本有一个“唐刀”(特指唐样刀)概念,并且存在共同的特征,至少唐刀可以指代唐大刀、唐样大刀这种样式类型,从这种角度讲“唐刀”确实存在,不管有没有出土的文物确认。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东大寺献物帐》中记载带“唐”字刀,粗略统计如下:
 
金银钿装唐大刀1口、金银钿作唐大刀1口、金铜钿装唐大刀1口、银装钿作唐样大刀1口
 
金银装唐样大刀1口、金铜装唐大刀8口、金银装唐大刀1口、金铜装唐大刀1口
金银装唐样大刀1口、金铜装唐样大刀1口、银装唐样大刀1口
无论名为唐样还是不写明唐样的刀装一脉相承的痕迹很明显,东大寺献物帐与正仓院藏品描述也基本一致。例如金银钿装唐大刀,详细如下:正仓院对金银钿装唐大刀的说明:“把は鲛皮巻 白皮悬 鞘は木制皮贴黒漆涂 末金镂 透し金具は银台镀金 荘玉は色ガラスと水晶 帯执は紫皮“。《东大寺献物帐》对其描述:“鲛皮把作山行葛形裁文,鞘上末金缕作,白皮悬,紫皮带执,黑紫绫带”
http://s9/mw690/001eRpbWgy6FfCYoKP698&690
《东大寺献物帐》中对刀的细节记载,均为同种方式:
1、刃长两尺六寸
2、锋者偏刃,也有两刃
3、鲛皮裹把作山形,低配一点的就是木把、银线裹把
4、葛形裁文,也有记载平文
5、白皮悬
6、紫皮带执,各色都有记载
7、黑紫绫带,当然记载的各色都有
8、绯地高丽锦xxx裹里”
我们再看以下的简装版本的刀
漆作大刀、唱戏用的刀来源已经说不清楚,除了装具简朴化之外也跟唐样类有共同特征,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倭人眼中唐刀的共同特征:
1、刀柄四分之一处有孔,栓皮绳。(基本特征)
2、刀鞘两处栓“带执”的地方。(基本特征)
3、有护手,但还不是刀镡(基本特征)
4、刀鞘基本三等分,除鲤口外,共四处箍金属固定(基本特征)
5、豪华装具的,献物帐中所记载的含“唐”字的刀,无一例外都是“鲛皮裹把、皮悬、裁文、带执、裹里”(带“唐”字样的唐样大刀、唐大刀等的共同特点,装具豪华)
6、直刀,但单刃和双刃都有,可见唐刀开始并不特指单刃。
由此可见,失去了豪华装具,已经不是“唐刀”,因为直刀单刃并不是唐刀的特征,而在与样式。

为了方便有考证癖好的同好,把献物帐相关图也加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