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燃”大舞台在这!
大年初四 | 9张图,春节最“燃”大舞台在这!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也是非遗文化最热闹的舞台。
从北方的秧歌到南方的英歌舞,
从街头的舞龙舞狮到戏台上的川剧、京剧等,
每一种表演都承载着千年的民俗记忆和文化血脉。
这些非遗演出,
犹如穿越时光的“年味交响乐”,
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非遗表演,
看中华大地如何用舞动与歌声,
为春节点燃欢乐的火花!

英歌舞
舞者以五颜六色的脸谱,粗犷奔放的舞姿,为观众送出好彩头。他们被看作吉祥的化身,拥有驱邪的魔力。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极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龙舞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能看到舞龙。龙舞,也称“舞龙”,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

川剧
川剧是流行于四川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也是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川剧有许多绝活,其中最为精彩的无疑是变脸。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图为
《穆桂英挂帅》剧照。

秧歌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图为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图为泉州非遗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

狮舞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图为广东醒狮。

安顺地戏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因演出不用戏台和庙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广平
图片:视觉中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