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2023-12-27 05:01:24)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地方,经受了刀劈斧砍,容纳着千沟万壑,在黄色的大地之上谱写出苍劲有力的生命赞歌。这就是承载着华夏儿女本源记忆和深厚情感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世界上最大、最连续、最深厚的黄土沉积地貌区。关于它的界限并不统一,但一般说来,其西以乌鞘岭为界;东以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为界;北抵阴山;南以秦岭、伏牛山山麓为界。这些大山如同家人一般,见证并参与了黄土高原的孕育、诞生和成长。 

当中纬盛行西风遇上隆起的青藏高原,被化为两道,其中北边一支,绕过青藏高原北缘,带着来自大漠戈壁的风沙一路向东狂奔,在抵达层层而立的群山之后(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近地面的沙尘就此沉降,在这里形成巨厚的黄土沉积层。而这些大山也在另一侧阻挡着来自东部和南部的暖湿气流,为黄土高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黄土高原的风成说) 

当这些黄土沉降在较为平坦低凹的区域,会形成顶部面积广阔且平坦的黄土塬,而当其沉降在基岩起伏的丘陵地带,则会形成长条状的黄土墚和馒头状的黄土峁。三者也可以因暴雨流水的切割侵蚀,形成一道从塬到墚再到峁的“地貌生产线”。 

而在塬墚峁之间纵横交错的沟壑,是暴雨及河流经年累月留下的痕迹(切沟、冲沟等)。还有时,流水会借助黄土疏松易崩解的特性创造出许多神奇的微地貌,如黄土陷穴,黄土柱和黄土桥等,被称为“黄土喀斯特”。虽然外表和喀斯特(形成于碳酸盐岩地区)极为相似的地貌,但其物质基础不同并不能混为一谈。 

面对侵蚀切割的步步紧逼,黄土高原崩塌、后撤,从容地接纳着大自然给予的磨砺,锻造出众多雄奇壮丽的地貌奇观。这里的人们也代代延续着祖先的勤劳与智慧,坚韧与顽强,开垦田地、植树治沙,让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在今天依然焕发光彩。如今再飞到黄土高原上空,你会惊奇地发现,“黄”土高原竟然“绿”了! 

这片平凡的土地,记录了太多不平凡的往昔!看似贫瘠的黄土之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传奇,这大概就是黄土高原别具一格的魅力。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你真的了解“黄土高原”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