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于礼乐”解读
(2008-08-27 19:21:28)
标签:
礼乐爵禄野人君子孔子论语儒家杂谈 |
分类: 《论语》解读 |
通用翻译:[注释]
① 先进于礼乐:这里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② 野人:这里指朴素粗鲁的人,或乡野平民。 ③
后进于礼乐:先做官而后再学习礼乐的人。 ④ 君子:这里指统治者阶层。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点评]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看到这样的翻译,着实让人困惑;
这样的翻译,很难服众;
这样的翻译,让人认为孔子普通很普通;
这样的翻译,简直是没有道理;
真的好为难人啊;
我想我们可以从一点击破,从而获取我们认可的理解;
从解读“乐”开始:
“乐”可以认为指的的民间乐歌,可以指《诗经》,这点大家的异议想必不多;
民间乐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这点,想必大家也没有异议;
那么,这句话: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就是说先得到(创造)礼乐的,是野人;这样的理解大家有没有异议;
依据前一句的理解推论,后一句“后进于礼乐,君子也”的意思是:后得到(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
再引申一下:没有得到(学习)礼乐的,不是“子”所提倡的君子;
孔子说他是“述而不做”,孔子再描述礼乐的来源,通用的翻译理解的意思是一种“述而做”的意思;
从论述礼乐从野人先进,而后谈到孔子的诸位学生,可见,《论语》的思想是认可大众的智慧的,也可以感受到,孔子对弟子的认可也表明了他有一种谦虚的态度;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之,应当指“礼乐”,孔子希望得到的是野人最先得到的礼乐,感受第一手的素材和思想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