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三明记忆(8)·风景独好大金湖

标签:
三明大金湖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足迹 |
行走三明记忆(8)·风景独好大金湖
(2017年9月26日分别被《北京金广角摄影论坛》和《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精华”和“美图”作品、2018年1月27日新浪博客《视野》、《白雪视界》、《旅行是剂良药》、《穷游锦囊》、《行万里路》、《晓荷游记》、《旅游世界》、《旅行足迹》、《行行摄摄》、《诗海文苑》、《诗意秋圃》官方主题收录刊载)
泰宁大金湖,天生丽质,风景独好。千百万年以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了群峰连绵、山水交融、景象万千的丹霞奇观,造就了世界地质公园。大金湖距县城8公里,因地处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景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全长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称。
大金湖真可谓“有地皆美景,无处不风光”。倘佯其间,可在浩瀚的水上丹霞中领略“天下第一湖山”的独特魅力。我们从景区入口处码头乘坐游船,只见丹霞飞虹,秀水如碧,林木浸翠,好一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人间天堂。


我们来到两座红色对峙山岩,中间夹有一条白水际瀑布飞流而下的第一个景点“天迹水帘”。这瀑布高约20米,宽约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瀑布似乎从天而降,响声轰轰,水雾腾腾,使人产生一种“我欲凌风而去”的感觉。瀑布上方的野趣源,林木葱郁,环境幽雅,白鹅闲游,犹如一首陶渊明笔下的山水田园诗。



大金湖有“水上佛寺”的美称,说的是被誉为“南方悬空寺”的甘露寺。如果说大金湖是一个文秀隽美的女子,那么这甘露寺就是她剪水双瞳的深邃眼眸。我们随着游船缓缓往前行进,来到久负盛名、灵验异常的甘露寺码头前。从水上看去,山从水出,水托山浮,是岛非岛。好一派世外仙境的清新悠然。上岸之后,抬眼望去,幽静深渊的青山,群峰连绵的丹霞,蜿蜒蹒跚的小径,以及一路上“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的钟鼓石,岩壁上黑红相间的“印身佛”影,岩石上的巨大“佛”字石刻,都隐隐衬出甘露寺的神秘。




步行大约15分钟后,峰回路转,前边豁然开朗,丹崖绝壁间露出一个天然石洞,洞顶巨岩横空而出,一群气势巍然肃穆的绛红色的古建筑物甘露寺深掩其间,巧妙地躲避过了百千年来风风雨雨的侵袭。




甘露寺依山就势,凌空悬架,属重檐歇山式建筑。所在的洞穴为天然形成,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上宽下窄,呈倒三角形。要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上建造寺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但充满智慧的古人把这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即一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撑托起了重楼叠阁,屋顶无需用片瓦,整座寺庙全部采用木质结构,用“T”形斗拱相连接,真是让人叫绝。也因此,甘露寺又有南方悬空寺之称。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传说以前这庙很小,供奉着送子观音,香火很旺。北宋时泰宁籍状元叶祖洽的母亲结婚多年未孕,赶来求子并许愿:“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这座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后来果然得子,取名叶祖洽,24年后高中状元,成为泰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为偿还母亲的夙愿,在朝为官的叶祖洽决定重修甘露寺。因这里地势险峻及特殊,在佛祖的点化下建筑师受启发,就有了一根柱子,四重叠阁的建筑格局。其解释道:“府上状元姓葉,一木四横;岩穴下窄上宽,呈倒‘品’字,意为当朝一品”。叶家老少无不欢喜,提议把这柱叫“状元柱”。从此寺庙的香火更旺了。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在赤壁丹崖的映照下,显得红光四溢,金壁辉煌。登山沿途皆有丝丝佛乐梵音传来,弥漫着一种神奇迷离、若有若无的氛围。



离开甘露寺,我们继续坐船游湖。大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是丹山和碧水。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游船蜿蜒在山峦叠嶂的赤石翠峰之间,弯滩峡逼,千回百转,天为山欺,水求石放,山重水复,别有天地。前方出现一片巨大赤壁,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这赤壁长约500米,高约近百米。湖水浩瀚,壁立万仞,大赤壁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兵备道”钱继登观看之后,赞叹不已。便把这赤壁誉为“天下第三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在长江边的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大败曹军,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北宋大文豪苏轼误把湖北黄冈赤壁当作三国赤壁大战的地方,从而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到此观后,写下这么一首诗:“千寻图画展,一片绮霞纷;下俯澄潭曲,光摇淡荡纹。余山皆失色,停棹至斜曛;更羡梅花外,数家连水云。”



更为奇绝的是大赤壁上赫然有一个巨大无比的象形天然“仙”字图案出现,俨然还是隶书体,天然的摩崖石刻,活灵活现,犹如同天书一般。在“仙”字对面赤壁上则是一座形同寿桃的岩石,崖面上隐约可见一个巨大草书的“寿”字。“仙”、“寿”遥相呼应,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真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可见上苍对大金湖的垂爱,在此尽显!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动。世所罕见的水上丹霞,深邃幽静的峡谷曲流,每一个景点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幻化出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意境,惟妙惟肖。碧绿幽蓝的湖泊,同绵延数十公里的赤石群连成一体,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绝壁常常内陷为岩穴,溪涧时时直下成飞瀑。遍布幽奥的丹霞洞穴,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以及奇险峻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构成了大金湖独特的自然风光体系,形成了遗世独存、独步天下的“碧水丹山”、“峡谷汇萃”。



丹霞地貌,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然而,大金湖丹霞地貌与这么大的水面相结合,碧水丹山,斐绿叠丹,这在全国都仅为罕见!更何况眼前这座巨大的赤壁丹崖,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令人叹为观止!


(摄影于2013年8月,书于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