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金鸡山

(2016-03-20 08:33:56)
标签:

金鸡山

旅游

杂谈

分类: 旅游足迹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2016320日被《中国文化摄影网》评为“精华” 作品)

 

金鸡山,福州名山。开拓于秦代,几经兴衰,近年通过大规模改造提升后,成为过往游客和福州市民的重要游览胜地。去年10月,我曾与家人登山游览,那里大自然山林的原始风貌,那里省内最大的人工三层叠瀑,那里穿山越岭的揽城观景栈道……依然历历在目。今年三月,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我再次登山,在踏春同时,用镜头去发现和记录那里的美。

再游金鸡山
 

上次游览,我们因带着小外孙,从相对平坦和宽阔的公园南大门进入。这次,我只身一人无拘无束,从公园的西大门而入。前行数十米,右拐登数百级陡峭台阶,直奔上次未游览的南天照天君宫。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这是一座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具有道教建筑风格的宫观,位于金鸡山公园南、西大门的山头上。相传唐朝末年,有个名叫照天柱的人,少时喜欢习武练拳,为人刚直,好打不平,曾出家在雪峰寺为僧。闽王王审知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寺院遭殃,古迹被毁。照天柱被迫外出云游,在民间为百姓看病驱疫,并经常在大榕树下坐禅。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事蜂起,南唐兵由闽北直逼福州,新登位的王延政(王审知之子)政权内部出现叛乱,王延政急忙调遣闽南驻军前来福州救缓解危。闽南驻军很快北上渡过乌龙江兵临南门城下,准备攻城讨伐叛军。照天柱得到消息后,为拯救百姓免遭战火,便连夜赶到城门,将红灯笼高挂在榕树上作为信号,提醒百姓迅速逃离。这时,攻城部队见榕树上挂有红灯,以为树下四周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便掉头转向东门而去,于是避免了一场灾难。事后,福州南门一带的老百姓平安返回家园,却见照天柱已坐在大榕树下羽化了。为了纪念舍己为民的照天柱,此后当地人便在榕树上挂起红灯,建造了一座照天君宫,日夜香火供奉他,也祈求照天柱在天上继续庇佑福州人民风调雨顺,盛世太平,安居乐业。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金鸡山是福州市唯一由环城山脉嵌入市区的山。离开照天君宫后,我沿着山脊行走,一路上风光绮丽,放眼眺望,远处山头三层叠瀑 挂流悬崖壁,隐若白虹起。山那边悬崖顶上的游人,镜头虽然被拉近,还是显得渺小。宋代诗人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的诗句,仿佛在这里浮现。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一路经过望城亭、梅林、魏杰故居,前方山头出现空旷平地,一座移动通讯机架搭盖在亭楼之上。空旷平地四周绿树蓊郁环绕,多棵开满红花的樱树相纤其间。旁边的大花坛,种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夺人眼球的是一棵开满粉红色的樱花满树绚烂,灿若绯云,霞般炫目。飞鸟立于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鸟语花香,美如画卷!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飞虹桥2015年新增旅游观光设施,桥似彩练当空舞,半红半紫挂天腰,漂亮的钢架结构桥飞架南北,去年10月刚投入使用,打通了整个金鸡山的山脊线,是人们游览必去的景点。高桥之上,俯瞰鸟翔天空树碧绵延,远眺山下车流楼宇在望,是金鸡山绝佳观景处。上次虽已来过,这次必须再赏。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穿过飞虹桥后下山步行百米来到揽城栈道上。此前多年沉寂的金鸡山公园,在大规模改造后,来了个“华丽转身”。尤其是去年春节前夕完工的览城栈道,长达2500米,与一期木栈道相连,形成福建最长的城区高空栈道,横于山腰,惊艳全城。

再游金鸡山
 

漫步栈道,四季有花可赏。春赏樱花、桃花,夏赏紫薇、蓝花楹,秋赏三角梅,冬赏洋紫荆、梅花,无不令人陶醉。途经因种红叶乌桕而名的“红叶台”,秋叶经霜将如火如荼。顺着栈道再往前行走不远,前方来到桃花坡。数十棵碧桃,芳华鲜美,神态迥异,千姿百态。三月碧桃艳惊人,可爱深红映浅红。勤劳的蜜蜂纷飞在花间,不辞辛苦为谁甜?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福州人最爱的是茉莉花,桃花坡前是茉莉花观景平台。它是一座集休闲和观景为一体的观景平台,由4片花瓣组成茉莉花造型,每一片花瓣底层设计为休闲茶室,是金鸡山公园最重要的一个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台上,榕城北面三环内美景尽收眼底。观景平台也福州夜景工程,华灯上时,一朵巨大的“茉莉花”开在夜幕下的金鸡山上。冬季为暖色,夏季为冷色。可惜,我未能对其夜赏。

再游金鸡山

再游金鸡山
 

新建的揽城栈道,使得金鸡山公园越扩越广,景越美。走栈道上,只要留心知足,处处皆是美景。因为时间所限,我没有再往前游览,在返程途中透过树林回头遥望,栈道延伸处的一座 “大雄宝殿”通过镜头拉至眼前。上网查询后得知,那是金鸡山的双龙寺,为唐代双龙庵遗址重建,寺后地藏菩萨塑像高9.99米,犹如在庇护金鸡山的安宁。“盛唐古刹傍鸡峰,千里传闻此梵钟。唱晓堂开文运振,奎光阁杰瑞云封。榕阴隐隐存三经,山色苍苍映九重。最好东郊名胜地,登龙逐鹿有仙踪。”这首清朝魏杰的诗作,是金鸡山地藏寺庄严辉煌的真实写照。

再游金鸡山

                                        (摄写于2016年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