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衢州(1)·仙风道骨烂柯山

标签:
衢州烂柯山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足迹 |
(2014年8月16日被《中国文化摄影网》评为“美图”作品)
浙江衢州,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其中烂柯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历来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从有文字记载至今称烂柯山之名已有1670余年,深受历代名家学士、骚人墨客之青睐。烂柯风景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源》、《辞海》、《宗教词典》等名典,名声驰誉中外。
这次行走衢州,不巧风雨潇潇。但是美景招手,我和朋友还是兴致勃勃,冒雨游览了烂柯山。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出了衢州城,往东南行十多公里,过乌溪江后则可见一处小小的山谷,也就是仙气飘渺的烂柯山了。谷不宽,两边松竹茂盛,樟木林立。一条狭窄的小道逶迤谷间。
在烂柯山前,成片荷塘,荷叶翠绿,荷花却未到季节。一池湖水,倒映青山,可惜一场大雨山洪流入,失去了往日的清澈。售票处口,在景区宣传图画上,显示了从汉代开始,先后都有文人墨客前来拜谒,烂柯山留下了诸如朱买臣、谢灵运、孟郊、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苏东坡、陆游等众多诗文。以至,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慕名而来,理学大家朱熹也在此开坛讲学,甚至不远万里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都到此一游。还有韩愈、范仲淹、岳飞、辛弃疾、朱元璋、刘伯温、左宗棠、林则徐、李渔,以及现代郁达夫、弘一法师、吴晗、邓拓、戴念慈等名人,也曾来此,留有足迹及咏山诗文。
走进烂柯山,在一口池塘边,几块石碑依次竖立,迎接着八方游客。碑上刻的是“烂柯山围棋仙地”、“得山水清气,集天地大观”、“入山道道通奇景,进洞人人似神仙”等精彩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位山人坐在池塘旁边,悠闲垂钓。好一处优雅清静之地。
烂柯山不仅有着美丽的神话故事,其天生石梁是奇特一景。沿山路过寺,再登阶而上。步履越来越轻,仙境越来越近。路边丹霞红岩,更显仙山神奇。不觉抬头远眺,只见山巅一条石粱悬空而架,仿佛是依山凿就的一座大石桥,犹如半天虹霞,蔚为奇观。走道石梁前,梁桥拱东西横向,南北中空,下有一个前后皆通的大石洞,洞高12~13米,跨度约40米,宽约30米。石梁下面两壁上,刻有明代郡守杨子臣、李遂书分别书写的“烂柯仙洞”和“天生石梁”四字,每字1.3米见方,笔锋苍劲。崖刻均被鲜红的油漆涂抹,显得艳丽明显夺目。这就是传说中王质遇仙之处,人称“青霞洞天”。
洞内开阔平坦,可容数百人。地面上刻着硕大的棋坪,一颗颗重达360斤的石棋子黑白相间,摆出了一盘残局,堪称天下第一大棋坪,还有一些棋子散落在石壁上的小洞穴里。每个棋子都大如蒲团,两个人可以站上去,累了可当坐椅歇息。“青霞洞天”和围棋结下不解之缘。近年来全国围棋赛和棋王赛相继在这里举行,皆因与此。国内外围棋高手无不以朝圣烂柯山,寻根溯源为夙愿。聂卫平、刘小光、俞斌、张文东、马晓春等棋界高人云集围棋仙地重续烂柯新图,将仙地围棋文化推向顶峰。人称石佛的韩国高手李昌镐总是以未到烂柯为憾事,赢了棋后依旧感叹自己少了一份烂柯山的仙气。
洞内靠边立了许多关于烂柯山的诗作碑刻。此外还有“天造地设”、“青霞第八洞天”、“碧汉长虹”等10余处摩崖石刻。
洞外的石崖上有一亭,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取元代杨明“洞天春远日行迟”诗意,名为“日迟亭”。洞南面的石崖上石梁西坡有两棵千年古松,有如两条张牙舞爪的青龙,名曰“战龙松”。亭中小坐片刻,山风徐来,沁凉扑面。
青霞桐顶端石梁上有一隙缝,长20余米、高约0.5至1米,深不到1米,南宽北窄,中间仅容一人匍匐可进,从洞隙中可见山外青天如线,故名“一线天”,十分险峻。仰头望着,因年代久远,石长青苔,听说依然还有人敢于攀爬上去,为攀者捏汗。
登顶游览后,我们又返回天生石梁,再次目睹这天下第一“大棋盘”。随后告别了围棋仙地,从石梁另一小道拾级而下,来到了宝岩寺(又叫石桥寺)旁。该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殿堂庄严古朴,幽闲静雅,是一处佛教祈福圣地。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未进寺庙朝拜和细览。在寺外不远处,看见两个石墩支起一块大石,上刻“圆梦”二个大字,想必这里圆梦解签灵验。寺前还有古井四口,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在这井泉饮马。四口古井把几多山水诗意与月色花影封存起来,俯耳细听,有幽微的叹息,有悠长的回声,像露珠掉进空谷,风漫过葱岭。一路上还看到几处石碑,分别上刻“战龙松遗迹”和篆字“五指樟遗迹”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成了烂柯山的最好注脚。山含翠黛,涧泉流彩,石梁惊虹,空谷传声。神仙世界烂柯山,曾令无数古人所陶醉,又为泛泛今人所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