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桂林(8)·世外桃源恍隔世

标签:
桂林世外桃源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足迹 |
(2014年3月11日被《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美图”作品、4月5日被《新浪福建》首页刊载、2017年9月8日被《北京金广角摄影论坛》评为“精华”作品)
在东方,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在桂林山水王国中,在离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一个“世外桃源”。景区位于阳朔白沙镇遇龙河流域的最精华段,是国家4A级景区和世界旅游组织首推旅游目的地。那里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和隐逸休闲的特殊意境,一切都浑然天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由于文化审美的优化重组,于是便演变成今天的“世外桃源”。
走入大门,穿过矮栅栏棚,视觉开朗,标志性的桃花源记的建筑映入眼帘,建造在河堤山的走廊上。
在景区工作人员安排下,我们乘上了一艘可供10多人乘坐的游船,悠悠驶入仙境。据导游介绍,我们游览的是燕子湖。取名燕子湖,是因为在空中俯瞰,整个湖成一只展翅的燕子形状。坐在船上,望着明镜般的湖水,眺望奇异的山峰,迎着清爽的山风,一种惬意之感无以比拟。虽然前两天受台风暴雨影响,湖水仍然比较清,湖中的水草随处可见,不远处就是广西独特的地貌山。风景怡人,诗情画意味十足。
阳朔世外桃源幽静、恬适,燕子湖湖面宽阔,清波微漾。我们的游船似一叶轻舟,在湖面上悠然前行,水面被剪开一道细细的波纹。行进中岸边有苗族、侗族、壮族和瑶族等好些少数民族的歌台上夹岸芦笙齐鸣,民族舞蹈翩翩。芦演奏的《荷塘月色》,很是悠扬动听,人们忍不住随声哼唱,惬意之情在心中荡漾。一座五层四角民族建筑特色的漂亮塔式鼓楼,在船边慢慢闪过。
游船忽而驶入窄长的水道。前行了一会儿,航道愈窄,游船来到了一座山洞前。这又使我想到了陶渊明描写的“初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山洞最初的确很小,只能容得一只小船通过。小船在山洞中前行时,游人都能摸得到两侧的石壁。山洞很长,小船越向前行,里面越黑暗。正在人们感觉前行无路的时候,洞内变得宽阔起来。小船又向前行驶了一会儿,大家眼前豁然开朗,虽然没有看到“落英缤纷”,却看到了夹岸的一株株红桃和茂盛的草木。
上岸后,我们徒步观赏民寨群。这里是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的一个缩影,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充分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光彩特征。我们沿途游览,先在侗乡鼓楼与少数民族土著人进行联欢舞蹈,在花楼前参加壮族抢绣球寻趣。
走出大观园,穿过侗族长廊和采菱桥,来到图腾广场。图腾广场有三根图腾柱,中间一根最高,为侗族图腾柱,上有雷神、蛇神和蜘蛛等图案。雷神代表天意,司管五谷及罪孽判罚。蛇神用来驱灾祭祖。蜘蛛则藴意侗族人心灵手巧,善于编织。较高一根的柱子是苗族的图腾柱,崇拜的是百寒鸡。苗族人居住在半山腰上,晚上特别冷,百寒鸡身上有厚厚的羽毛可以防寒御冷,所以苗族人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得到温暖。第三根是壮族的图腾柱,所崇拜的是青蛙。壮族是个稻作民族,水稻需要丰富的雨水,相传青蛙是天上雷神派到地下掌管风雨的使者。三根图腾柱子有一个共同的动物,那就是牛,牛是人们的好帮手,耕田梨地,无怨无悔。
渊明山庄是景区有机的组成部分,融合了苏州园林的布局和桂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开窗即景,一窗一景,移步换景。在渊明山庄里还可以回顾古文明的光辉,古代的酿酒、造纸、印刷、竹雕、木刻、陶器表演,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