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深处(1)·古村下梅

标签:
下梅村武夷山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足迹 |
武夷深处(1)·古村下梅
(2013年10月17日被《中国摄影师协会论坛》评为“优秀”作品、10月20日被《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美图”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为获得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这就产生了中国民居。不尽相同的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使中国民居丰富多彩。
历史上繁荣的经济,造就了有特色的古村镇建设,下梅村就是这样的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初秋时节,我陪伴朋友行摄武夷,率先来到下梅村。
山环水抱的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南10公里处。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代,里坊兴于宋代,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曾在这里讲学。清代的时候,街市开始慢慢建立。到了康熙、乾隆两朝,下梅村的繁荣就达到了鼎盛。




















在下梅村口,一块高大的纪念石碑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上面镌刻着“晋商茶路万里行起点”几个大字。这是2006年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树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清代中后期晋商在武夷山茶市下梅贩茶至恰克图、东南亚各国的线路图,揭示了当年万里茶路大连通的宏阔历史背景。2006年初,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引起了全国的轰动,特别是主人公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的情景,使人们的视线转向了武夷山。而武夷山的茶许多都是从下梅村经梅溪水路,再经陆地运往晋中、蒙古、哈克图等地。据有关考证,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晋商连通万里茶路起,至2006年正好是150周年。“晋商茶路万里行起点”纪念碑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实而建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