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的记忆(3)----捉鼠
少年期间,在农村那几年,除了水中天上的捕鱼和抓鸟外,还有一样地面的玩趣没有忘记。那就是抓老鼠。
说到老鼠,可能有些朋友听了有点可怕。因为老鼠是“四害”之一,感觉很脏。加上老鼠贼眉鼠眼,利齿暴牙,长得难看,又会偷吃庄稼和食物,还会咬家具,甚至伤人。其实,我对老鼠也害怕。不单是活老鼠,就是死老鼠,我也不愿意碰它。然而,就是对老鼠有这么多反感的我,居然在农村小伙伴的带动下,也加入了捉鼠行列。
这里农村捉鼠,是拿来放在烟囱口腊烤食用的。捉的是山鼠和田鼠,因为这些老鼠主要是吃山上野果和田里稻谷等自然界的食物,其肉干净。而家鼠经常偷农村厕所里的大便,嫌其脏,这里农村人即使是捉到家鼠,也是打死后丢弃,从不吃它。
我们捕捉山鼠,主要是在冬季。因为小伙伴说,冬季山鼠没有什么食物吃,容易诱捕。加上冬季老鼠肉没有油,容易风干腊烤味好。我们用竹筒制作成捉鼠器,在捕鼠器里放5-6粒大米作诱饵,老鼠在偷吃捕鼠器大米时,触动机关,被捉鼠器的绳子勒死。我们在每天下午4点至旁晚,每人背着30多把捕鼠器上山,钻到树丛、芦苇丛里,寻找山鼠经常活动的地方,在山鼠溜动光滑的路上,插放了捉鼠器。放好出来后,用路边明显的芦苇叶打个结做记号,每个人打结记号都不一样,有活结,有死节,有双节,人多时还有三节,用以区别自己安放之处。次日天未亮时,大家带着手电筒邀伴前去收捉鼠器。捉到和没有捉到老鼠的捉鼠器各分一边而挂。到村口时,有一群小孩在那里等着,专门数着每个人捕捉山鼠的数量。捉得多的自然获得他们的赞赏,捕捉着亦洋洋得意。捕捉少的甚至是空手的,也不灰心。但也有一些人要面子,在进村前就向捕捉多着借几只挂挂。
我们捕捉田鼠,也有用捉鼠器的方法,晚放早收,守器待鼠。但更多的是直接在田里抓捕。水稻双季秋收前,大多稻田水已烤干。收割完后,那时稻草一般都在田里堆成草垛,待干后烧灰做肥料。收割完后,田里四处空荡,尚未烧灰的稻草垛成了田鼠最喜欢做窝的地方。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在稻草垛旁捕捉田鼠。这既是捉鼠,而我更认为是好玩的游戏。我们当中一人爬到稻草垛用力弹跳,跳垛惊鼠,田鼠无法静守窝里,从稻草垛中跑了出来。稻草垛下的小伙伴看到后,对跑出来的田鼠迅速脚踩手扑,奇趣无比。有的田鼠就此被捉,被捉到的田鼠又飞快地往地下一甩,防止被咬,甩晕后再踩死。有的田鼠漏网逃脱,钻到原来的旧洞里。这时我们先查找田鼠的前后洞,在低处洞烧稻草用烟熏赶鼠。田鼠在洞内无法再呆,只好再跑出来,小伙伴们眼疾手快,一把将田鼠抓住。有的田鼠逃脱到有水的田埂洞内,我们就采取引水灌洞,被淹田鼠,只好出洞送死。
我虽然一次次地参与了捉鼠活动,但还是害怕吃老鼠之肉,总有呕心之感。所以,对所有捉到的老鼠,全部都送给了小伙伴们。
我在农村捕捉山鼠和田鼠,只寻求好玩的过程,寻求和小伙伴一起娱乐所产生的愉悦。因而,还能在脑海里保存了这些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