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半世纪(连载16)

游山玩水,山水相连。人们对于山和水有着与生俱来的依恋。看水,有莫测的神秘。玩水,被柔柔地包裹,胜似母亲温暖的怀抱。我游览过长江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体验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江峡情景,见到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在浙江海宁,我非常有幸地看到了那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的“天下第一潮”钱江大潮。我游览过江苏无锡太湖,太湖水域辽阔,碧波浩淼,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长篇电视剧中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取太湖作江景拍摄的,太湖建有三国城,后又继建了水浒城。我还游过山东济南大明湖,宁夏中卫沙湖,福建宁德的白水洋、鸳鸯溪、九龙祭,三明大金湖和仙游九鲤湖等。仙游九鲤湖是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成仙,因此而得名,以湖、瀑、洞、石四奇而著称于世,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明代、清代才子唐伯虎、冯梦龙、纪晓岚等都先后慕名来到九鲤湖游览,盛赞为“第一蓬莱”,其风景可见一斑。大海,对人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游览大海,是玩水中的重要部分。我到过厦门、舟山、青岛、蓬莱、大连等地,观赏了那一望无际的海景,洁白如雪的沙滩,蔚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海天一色,辽阔无边,我们的心胸仿佛也宽阔起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景象油然而生。在大连圣亚,我游览过中国第一座海底通道,浪漫体验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乐园,完成“从陆地进入海底,再从海底回到海上”的奇幻旅程。我到过旅顺,远眺了雄伟壮观的军港及战舰,海风吹来,触景生情,军旅歌唱家苏小明那“海浪把战舰轻轻的摇”的动人歌曲,仿佛在耳边响起。我到过湄洲湾、平潭岛、东山岛,跃入了那些地方的海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搏击海浪,尽情畅游。
山水之外,溶洞称奇。游溶洞探幽猎奇,奇趣盎然,千姿百态,别有洞天。在浙江兰溪,我游览过被誉为“全国洞府航游之冠”的地下长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全长
2500米,洞内星罗棋布散布着各种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内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长河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游人既可乘舟揽胜又可步行游览。地下长河所在地还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称此处有两绝“景为江南一绝,情为千古绝唱”。在浙江桐庐,我游览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其为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在彩灯从不同角度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在浙江金华,我游览过有“水石奇观”之誉的双龙洞,该洞最大特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从外洞进入内洞必须平卧小舟,贴水而行,仰面擦崖而过,最窄处水面离洞顶仅30余厘米,不得抬头,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相传,我国老一辈领导人中没有进过双龙洞的有两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郭沫若。毛泽东晚年时因为发福,无法卧船进洞,曾卡在中央进退两难,是卫兵硬把船下压才解围;而郭沫若是因为觉得自己是文人怎能平卧船上,自认清高不肯进洞。在湖南张家界,我游览过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的黄龙洞,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但是游览该洞却给我留下了一点遗憾,主要是被洞内导游忽悠,指引游客走近路,使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中金箍棒的“定海神针”这个张家界十佳景点未能见到。在福建将乐,我三次游览了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的玉华古洞,这里是一种天然的美,灵动的美,以风取胜、以水见长、以云夺奇、以石求异的风姿神韵,处处透露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瑰迷幻,在中国溶洞景观的丛林中绽放异彩,情景交融,给人一种置于仙境的感觉。(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