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甄嬛初夜唯美胜激情
每晚七点半坐等东方卫视《甄嬛传》开播,越来越被导演郑晓龙宝刀不老的大视野所折服,一个细节便能让人百转千回,而后是绵延不断的回味,绝对是一部精雕细刻之作。观剧酣畅之余,总在若即若离间,想起甄嬛、眉庄和安陵容三个美妙女子跌宕起伏的人生。如何在一部76集的长篇巨制面前,述说众多女子的命运和复杂的矛盾关系,尤显功力。意外的是,导演竟选择在各自浪漫的初夜时刻,在无形中开始叙说起宏大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命运。
对比之美妙:化骨无形叙背景

《甄嬛传》中人物众多,对人物的背景交待很容易陷入刻意和重复的陷阱。在第一集中众小主进宫选秀时,是最为集中对各自家庭背景的描述。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敢问谁家姝”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物言行的背景因素。
在汤泉宫暧昧的纱帐前,甄嬛楚楚动人告诉皇帝自己不是害怕,而是紧张,是对夫君的珍爱,力图去追求不受束缚的爱情。这和第一集中交待的甄嬛家庭背景颇为吻合,其父为儒雅文官,家庭和睦幸福,用现代人的话说,是一不愁柴米油盐的中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文艺范。因此她具备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追求,也为后来与果郡王有悖古代伦理的爱情打下基础。
而安陵容的初夜更是与自身家庭攸关,瑟瑟发抖的柔弱身体里透出不甘和怨恨,但也只能在畏惧中低头,和进宫时被夏冬青欺负时的表现一脉相承,只因自己出身在芝麻小官的家庭,母亲更是备受冷落,她自小尝尽了人间冷暖,在过去那个男权为尊的时代中,三纲决定了即使小到一个家庭的权力核心,如果不能博得男人的欢心,那将会一无所有。所以在刚开始,安陵容对男性是怀有恐惧感的,皇帝要她侍寝,她紧张得浑身发抖,除了对皇帝的敬畏之外,对男权的畏惧是她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烙印。在安陵容的世界里,她压根就不相信男人和爱情。
沈眉庄的端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出身高级官宦家庭,成长环境一番风顺、倍受呵护,更可以读书认史、勤习才艺。从预备进宫选秀时嬷嬷的调教,即可看出家底的殷实,紧紧裹在被子里的她对皇帝莞尔一笑,充满了大家闺秀的妩媚和大气。

用意之深远:初夜的命运伏笔
微妙的初夜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家庭背景,各自的性格也彰显无疑。更叫绝的是,这更是对人物命运埋下伏笔。初夜,当甄嬛提到在民间新婚之夜必定要在洞房燃一对红烛洞烧到天明时,勾起了皇帝对深藏在心底的往事“朕这一生之中,也曾彻夜燃烧过一次龙凤花烛。”皇帝虽怀抱美人,内心愁绪却也挥之不去,为后来甄嬛的决绝留下导火索。
而被抬出大殿的安陵容,连太监都觉得晦气,眼里充满了不争,但更潜藏着敏感而危险的攀比和报复观念。在重重压抑的深宫中饱尝趋炎附势的人情冷暖,坎坷挣扎以求出人头地,但是最终,她却在嫉妒与愤恨中迷失了自己,成为了紫禁城森严压抑制度下的帮凶与牺牲品。也正是这次让她觉得耻辱的初夜,开启了她悲剧的一生。
想想沈眉庄,更有一语成谶的味道。初夜之后,与皇帝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她欣赏菊花的气节,但皇帝一话似有隐意,他爱的是菊花独立秋风不与百花争艳,耐得住寂寞,享得住长远。这多么象眉庄的一生,因为高雅、矜持成为后宫宠妃,又因独立、刚烈而疏离皇帝,最终宁要真爱香消玉损,飘散北风中……

《甄嬛传》中的初夜描写其意无穷,画面干净质朴,点到为止。在唯美、浪漫、理想中诠释深度,与当下偶像剧中的激情戏相比,可谓棋高一招,境界迥异。
严正声明:本文由戎戎的娱乐梦工厂新浪博客独家首发,网络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专栏合作/ 特约撰稿/ 网络宣传/ 艺人经纪/ 媒体推广/ 娱乐策划
请联系:
MSN(邮箱):hsryz@hotmail.com
QQ:36174059(注明工作联系,闲聊者请勿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