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2009-04-10 13:55: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源·生命,哲,爱,GNH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胜:极。躁:急躁、浮躁、躁动。静:宁静。
     情欲未动,内心清静谓之中,动而正道谓之和。中和,乃是道之本。人能处正居中,形神以和,则将咎徵不至而休嘉集之。
    范应元说:"躁极则寒,寒则万物凋零;静极则热,热则万物生长。是知躁动者,死之根;清静者,生之根。故知清静者,为天下之正也。体道者,成而若缺,满而若冲,直而若屈,巧而若拙,辩而若讷,亦无不出于清静矣。虽然,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但不可躁暴,常以清静为正尔。"

意译

 最完善的事物和行为似有缺憾,其用却无弊困;
 最圆满的事物和行为似有不足,其用却无穷竭。
 大直是守经达权,顺应自然,所以若似枉屈;
 大巧是不设不施,至妙无机,所以若似迂拙;
 大辩是实事求是,惟恐虚妄,所以若似口笨。
 躁极则生寒,万物将凋零;
 静极则生热,万物而得生;
 清心方能寡欲见性,宁静则可循道致远,清静中和乃是天下正道。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
【注释】欲不欲:欲望的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是以澹泊宁静视为追求。不贵难得之货:不看重那些稀奇珍贵的东西。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所以行"道"者能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生,使之爱憎不牺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虚无恬淡而心常和平。
  【漫谈】韩非子说:"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范应元说:"众人贵难得之货,而轻至重之身,欲之胜也。圣人则不然,欲乎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将以辅万物自然之理,而不敢妄为也。"

 

------------------------

老子的矛盾哲学大多也就是这样了.在作为道的本体论演绎下的具体内容,并不存在什么很高深的学问.只要你把握住老子哲学的总的思想,方法论和行为逻辑.基本上就可以轻易读懂道德经了.

在这章中,有二点需要说明一下:

1,躁胜寒,静胜热.这是通行本的语句.陈鼓应改为[静胜躁,寒胜热].应该说,陈的改是正确的.由于这章的内容本身就是从个人层面出发,躁---实际上相当于过分的[动]的意思.是一种贸然之动.蠢蠢欲动,不顾任何后果的冒险行为.寒---应当正确解释为冷静,沉着.热是躁的必然结果表现.静胜躁---针对个人行为层面.寒胜热---针对个人心理层面而言.

2,静在帛书乙本做[靓].老子的原本意思,清静应该做动词理解,有显示清静的意思.如果做名词或形容词解释则是错误的.正---榜样,模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