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特别报道:子乐】微公益为四方。待用快餐西安走起,做实事,献爱心……
近日,西安一家餐厅推出“待用快餐”,通过好心人的认购,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顿餐饭,引起市民关注。据笔者了解,自由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4月12日在微博上提出倡导的“待用快餐”以来,短短4天,已经有北京、重庆、郑州、兰州、苏州等地十多家餐厅加入。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4月12日,微博实名认证的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微博上发起“待用快餐”的倡导:“在快餐店提前购买一两份快餐寄存在店里,提供给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这条微博对于高文麒来说,是促使他决定让自己的餐厅提供“待用快餐”的定心丸。
“在陈里发微博的一个多星期之前,我看到国外待用咖啡(顾客预付钱,请付不起钱的人免费喝咖啡)的做法后,心里就有‘待用快餐’的想法,但想做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差距,这不是打混仗”,在仔细琢磨了执行操作中的很多问题后,高文麒搁置了这个想法,“这里面的很多难题,我没有办法克服,直到看到陈里的微博,又勾起了我最初的念头。”
高文麒觉得,有陈里这样热心公益、关注社会的知名人士来挑头,很多难点应该不难克服。基于这样的预测,“脑门子一热,就给陈里回复了‘我做’,这个时候就没有了退路,我用了两天的时间理完了做这件事情的思路。”就这样,高文麒成了第一时间响应陈里号召的人,他的餐厅也成了“待用快餐”微公益活动率先响应的第一家饭馆。
对于每天“待用快餐”的认购数量和领用情况,高文麒都会让店员详细记录在一块黑板上,由于店员将4月16日的认购数量写错了,高文麒在店里发了脾气,他的道理很简单,“这个账目不能有任何错差,否则连自己原本的生意都没得做了。”
高文麒对一件事情很难过,“一位老人来我店里取用‘待用快餐’,并且拿出了低保证给我查验,这本身就是对老人家的伤害,”他说,“待用快餐”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帮助”。如果我们盘查取用者的身份、背景、是否真的需要帮助,甚至要看证件,要登记证件号码。其实我们就已经在伤害他们的自尊。
“不可避免的,一定会有人利用这种爱心善念来骗取免费的餐饮,但是,为了少数的这种行为而伤害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绝非我们的本意。”高文麒说,“我们参与的店的数目可能会变得很多,但有多少店会专注于‘待用快餐’的实质精神呢,而这也是最难教授的。”
为此,不少热心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起草志愿书、设立联盟、发起爱心传递……这些形式上被大众热捧的东西,在高文麒眼中根本不是重点,“形式很好复制,你有店,你是老板,你想做,我教方法就可以,但这些并不是‘待用快餐’的核心,你怎么才能让受助的人有尊严地获得帮助?”
诚然,和传统的公益慈善行为相比,“待用快餐”自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我们中国来言,符合国情,也很符合现实意义。比如购买“待用快餐”的人和最后享用“待用快餐”的人,双方既不会见面,也不会发生除此以外的其他联系。换言之,买的人不知道谁会吃,吃的人也不知道是谁买的,这就最大限度维护了城市贫困人群、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更加符合公益和慈善的本义。
对于公益事业,想要做的人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上来,毕竟现实很残酷,对于自身而言,想做就做,不必大张旗鼓的参加这组织那联盟,只要有份爱心和善意,用行动随时说话。一份“待用快餐”所需花费不过十几二十块钱,但是这种“微慈善”背后的社会意义,却不容低估。一方面,它通过向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和经济困难群体免费提供一餐饭或者是数餐饭,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帮助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尊重;另一方面,它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递公益的力量,慈善的温暖。一位市民在了解了“待用快餐”之后表示,“太多太大的事情,我们做不了,但给流浪汉、低保户他们买份饭,却是力所能及。”这实际上意味着“待用快餐”是人人都能投身其中的“平民慈善”的典范和样本,给了普通人投身慈善和公益的机会。慈善小成本,公益大能量,正是“待用快餐”式公益行为的亮点所在。
可以想象的到,如果由餐饮业的“待用快餐”能够衍生出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待用饮料”“待用书籍”“待用爱心棉衣”……,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公益和慈善为基础的“待用文化”,那才是慈善之幸,社会之福。
“待用快餐”在西安已经蔓延开来,在此笔者真切希望这项公益事业能够席卷全国。
备注:本博图文新浪网博客子乐独家首发。若有平面媒体转载和刊用,须征得本人同意,本人将乐意配合。除新浪之外的其它网媒转载,烦请署名并能通知本人。
【微博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