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2013-04-02 00:00:01)
标签:

365

陕西

韩城

司马迁

清明

分类: 子乐亲历◆新闻纪实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新浪网文娱报道:子乐】作为清明祭祖的重要活动,陕西韩城千百年来一直遗存着民祭司马迁的风俗,这也成为司马迁后裔一年一度聚会的日子。3月31日,“中国韩城2013癸巳年民祭史圣司马迁系列文化活动”在陕西韩城司马迁文化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多个国家的学者、民祭代表、司马迁后裔以及当地民众、游客等上万人齐聚于此,共同祭拜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祭祀司马迁是与继祭祀黄帝、孔子同等重要的三大祭祀活动之一。上午10时,祭祀大典在气势宏伟、刚劲热烈的韩城行鼓表演中开场。首先,8名司马迁后裔向史圣敬献花馍与祭品,后裔代表净手上香;随后,81名司马迁后裔列成方阵,行三叩九拜大礼,用最庄重的形式缅怀先祖圣贤。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祭祀大典没有在规模上寻求突破,而是更突出史记文化的传播。主办方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万人书写《史记》活动,由此把《史记》文化传递出去。而象征着《史记》130篇的130名书童,身着汉服、手持莲花灯组成方阵,齐诵《史记》名句,意在表明青少年一代要把司马迁的《史记》发扬光大。同时,海内外司马迁研究专家、知名学者也将棋盘与古琴献与史圣,追比古人,继承文脉。
  同日下午,来自国内、以及韩国、日本等外国专家学者召开了“司马迁精神与史记研究论坛”,挖掘司马迁的人格精神和《史记》文化,围绕司马迁至今尚未解开的治学、死亡等方面谜团,各自发表研究成果。此次癸巳年民祭“史圣”司马迁活动共持续两天,除了民祭大典及史记研究论坛外,主办方还组织了百家旅行社采线、百家媒体采风、王立群史记讲座以及媒体、嘉宾观看民俗“跑台子戏”等多项文化活动。民祭活动结束后,游客还可参观游览韩城各个景点。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
  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这里有他的祖茔、生地。千百年来遗存冯、同两姓同祭一个祖先和唱跑台子戏等独特的民间祭祀仪式。如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韩城继承千年文化传统,在保护这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借文化之力大兴旅游业,打造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一切从简,发扬全社会提倡的“勤俭、节约”风尚,是今年司马迁民祭大典的组织原则。据了解,民祭大典从人员组织、地点选择、现场布置、餐饮标准等,秉着方便、适度原则,拒绝一切铺张浪费。 
  韩城素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在这块土地上,有党家村古民居、陕西最大的元代建筑博物馆——普照寺、梁带村两周遗址等1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司马迁祠墓是韩城代表性古迹,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韩奕坡悬崖上,该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后经数次重修和扩建,现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曾有国内外近三百万游客前来祭拜。目前,“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通过对古城保护性改造及对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将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让更多的人前来韩城,拜司马,游古城。
  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其实早在2010年,韩城就借助当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势头,将这种千百年来积淀的韩城史圣祭拜文化,作为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2012年,韩城共接待游客278万人,同比增长52.6%,实现综合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53.3%。”
  韩城自2012年被陕西省列为计划单列市,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凭借悠久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秉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韩城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建设,全面构建具有韩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3-5年把韩城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

[视频]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



备注:本博图文新浪网博客子乐独家首发。若有平面媒体转载和刊用,须征得本人同意,本人将乐意配合。除新浪之外的其它网媒转载,烦请署名并能通知本人。
 
 

陕西韩城:万民同祭“史圣”司马迁(组图+视频)【微博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