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2010-11-30 12:22:55)
标签:

周至

联三

柳树庙

庙会

渭洲

秦腔

戏曲

秧歌

文化

娱乐

分类: 子乐亲历◆新闻纪实
    【文图:子乐】又逢初冬,正临10月18日柳树庙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庙会是由邻村渭洲村一组主办,戏台座东朝西,搭在离柳树庙不到两公里的渭洲村一组的村民门前。在我们老家周至联三,远近闻名的柳树庙一年有两个庙会,分别是4月1日的老母会和10月18日的地母会,这在周至可以说是最大的庙会了。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表演前,特别要求来给张写真,感觉不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曾经拍档唱过戏,至今亲密无间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柳树庙前人来人往,推自行车的大都是外地人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庙里锣鼓声悠悠,拜神上香者络绎不绝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进入柳树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刚从老母宫出来的菩萨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菩萨替财神整理衣冠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准备拜神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给母亲来张近照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母亲指挥,准备合影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集体合影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通常都是搭台唱戏,一般演期为三天四夜,大都是每天演三场:早三折、午戏和夜戏,特别时候还请一些名家来清唱。说起这三天四夜的“不倒台”戏,就是从第一夜挂灯开演起,一本连一本,一折接一折,一刻不停地连唱三天四夜。这使得固定的地方长期有着小摊贩、生意人、江湖游客络绎不绝。商贩们通常都是在头一天的晚上挂灯之前早早的撒上石灰,拉上绳子等等为自己占地方。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整装待发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侧面看,对还很长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扭起来,先预热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整个秧歌队有母亲总指挥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离开柳树庙,边走边演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母亲给秧歌队示范表演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在柳树庙门前表演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已经进入邻村渭洲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在我姑家门前表演,这里也是庙会总指挥处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大头娃表演很突出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母亲指挥队形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我站在高凳上全拍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全景抓拍秧歌表演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表妹家儿子也上场了,拍张照吓得够呛

    说起今年的庙会,还是有些渊源的。那时刚回家,恰逢门前修路,村上领导也都在,想起每年的庙会,我还特意问了父母,然后在村干部面前提了下,没想到他们就开始筹划,不过自己村子今年是唱不起来了,很多对上都在修路,资金是很大的问题,要过会就得花钱,这很现实。后来有人提出说邻村之前就有提过要为我们村上的柳树庙唱戏,恰巧这邻村的村长刚好是我姑父,于是几个庙里管事的和村上干部就找我家了,我母亲是个热心肠,喜欢热闹,我父亲也对唱戏什么的感兴趣,于是就给我姑父打了个电话,基本说定了,后来我们村领导和几个管庙会的热心人就去商谈,唱戏由邻村承办,我们村和柳树庙协办,当天就直接定戏了。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人潮涌动,都是来看热闹的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我站在乐队行动车上随手拍的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爆竹声、唱戏声、噪声混成一片,声声不断,秧歌队开始进场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场地虽小,却是热闹非凡热闹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菩萨、财神、大头娃、媒婆齐头并进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转了几圈好不容易圈了块表演的地方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母亲吹哨现场指挥秧歌队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戏台子下,秧歌队准备表演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开始表演了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台下秧歌队表演了,台上秦腔戏照常唱着,大家好像都在看秧歌表演了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台上受冷落,几乎没人看唱戏了,都在关注着秧歌队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母亲指挥,连台上唱戏的也在看着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给母亲来张现场特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的牌子一直竖立着,似乎没人关注这个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这个场面,台上唱戏的显得很尴尬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台下倾情表演,惹来观众紧紧围观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秧歌队里打伞的相公和大头娃特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菩萨特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媒婆特写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当媳妇的和菩萨合影,当相公的后面打个伞有些别扭

    过庙会,热闹是肯定的,虽说今年由邻村承办,但在我们老家,村里有自己的秧歌队,当然更是不甘落后。说起这秧歌队,跟我家也有着一定的渊源,起初由我母亲发起成立,最后村上张罗扩大,由我母亲主管。那些道具衣服什么的都在我老家放着,逢年过节,只要大家齐心张罗,都会聚集人员表演的,而我老家门前地场基本就是最简陋的训练场地了。说起老家,正好处于街道中心,即使不是逢年过节的,基本上也是人们常常聚集的地方,可谓热闹。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西安秦腔剧院著名演员康亚婵献唱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西安秦腔剧院青年演员张倩献唱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戏曲丑角表演艺术家薛广民献唱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戏曲艺术家侯红琴20年重返家乡,向父老乡亲三鞠躬后倾心献唱
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歌舞开演了,灯变暗了,舞台上黑乎乎的似曾一群美女在乱舞柳树庙会纪实(组图)

歌舞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啥的都没兴趣关注,关相机离场

    庙会前前后后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事情,自己总是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于是索性选择了远离喧嚣的闹市,好好的回老家呆着。从西安到周至,断断续续的来来去去,时间最长的一次直呆了整整一个礼拜,一日两餐的习惯变成了一日三餐,休息的习惯也有了一些改变,白天坚持不睡觉了,晚上基本不失眠了,不过耐床的习惯还是没有改过来,不是贪睡,而是心事太多,思想负担太重,人躺着,心已经飘远了。呵呵,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空空空,别把一切看得太重……

    在此,太多感慨的话就不想多说了,也许说了也没人明白,更没人理解。不强求自己,还是随遇而安吧,也许这样,能好过些!

 

贺:柳树庙1018日地亩会成功举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