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美文《不朽的失眠》鉴赏
(2011-01-05 21:38:39)
标签:
张继教案《枫桥夜泊》不朽的失眠姑苏城外寒山寺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不朽的失眠
(1)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2)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3)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4)船行似风。
(5)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6)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7)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上,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8)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馀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9)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人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10)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
(11)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绿少年的容颜。
(12)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13)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14)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15)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个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鸟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6)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17)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教学基础分析:
1、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揣摩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启发学生认真体会文中形象的叙写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美。
3、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脍炙
人口的诗章,但又有谁想到它竟诞生于一个落榜者的失眠之夜呢?诗篇千古流传,失眠亦成
为不朽,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小说《不朽的失眠》,走进张继、走进作者张晓风,感悟那“不
朽的失眠”。
1、请大家速读课文,了解张继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写这首诗的。谈谈同学们读了本文
后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悟张继)
2、分析文本是怎样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结合。
张继的诗是不朽的,张继是不朽的,那么张继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这首诗的?能否用一个字概括?文章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的?
(1)、自读、讨论
心境如何?(心情沮丧)
外界景物触发了张继因落第而生的悲伤忧怨之情。
(2)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圈划出文章中有关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的句子,并
简要分析写出了张继怎样的心情?
(3)
请以下列句式说话:我找的句子是
(重点引导学生点评和理解以下句子,适时朗读这些句子):
①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高雁冷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重点理解“秋高雁冷”和“放肆他的忧伤”的矛盾与和谐,景与情的紧密结合。)
②这样的夜晚、残酷的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重点领会仕途失意那种无法言喻的煎熬,及句中形容词“残酷”,动词“啮噬”,叠词“一分一分”,比喻“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等对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妙处。)
③“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重点领悟“一切景语情语”,好的景物描写衬情,情物合一的妙处。)[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在张继看来,在风波里出没的渔人,比较艰辛,但是还是幸福的。更何况张继连睡眠这一点福气都没有。这是张继确实惨到了极点。用书上那个词说叫“凄绝”]
④“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感觉到当时的那种惋惜。)
⑤“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张继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他非常悲伤。)
⑥“在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细腻的文笔写出了他的忧愁。]
⑦“并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好像比喻他自己愿望没有实现,不甘心的心情。这就叫做移情。移情入物。就是说由风中的残灯联想到自己。类似的在课文中还有没有?
比如说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每天必须要敲的,但是在张继看来,他觉得似乎专门为他在敲。他进入了一场失眠,也就进入了真正的苏州,在这个夜晚张继对寒山寺的钟声特别敏感。里面有一句话,请一个同学找出来。
⑧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的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在心坎上,正中要害。
在这样的环境中,张继一夜无眠,最终有了《枫桥夜泊》这首的诗篇。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紧密结合正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文章的景与情是如此密切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情,这样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同学好好学习的。
3 分挖掘“不朽”的内涵,体会文章的主旨。
就在这个不眠之夜,上京赶考落第,忧愁难眠之张继写出了《枫桥夜泊》,他的失眠为什么会不朽呢?仅仅是因为他写了一首不朽的诗?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中可悟出作者要在文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1)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章的标题“不朽的失眠”,“失眠”为什么要用“不朽”修饰?
“不朽的失眠”是个偏正短语,修饰语是“不朽”,中心语是“失眠”。“失眠”是人们在精神亢奋或过度失意、情绪波动时的一种生理反应,经常的表现是睡不着。“不朽”的意思是不可磨灭,一般指伟大的业绩而言。将这两个词套在一起,看上去确实风马牛不相及。但当你读完全篇,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用词精妙。一方面,它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它隐含着文章的主旨。很显然,“失眠”是不能不朽的,那究竟是什么“不朽”呢?
(2)讨论、归纳:
(1)、张继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那些状元及第的当朝红人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唯有他和他的诗,如流水不腐,永垂不朽。(一时的人生得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值得人们为之追求。)
(2)、因为那晚的“失眠”触发了张继的灵感,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诗《枫桥夜泊》,也说明了“人以文传”的道理。所以说“失眠”是“不朽”的。
(3)、从张继的命运中,我们明白祸福相依;表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人生体验;面对人生失意,不应止步不前,而要重振旗鼓,扬起生活的风帆。
(4)、人生的失意是一笔可宝贵的财富。因为失意,才有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张继,才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因为失意才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才有了这寒山寺不朽的钟声。才有了这失眠的“不朽”。
(5)、附着在个体生命上的功名荣华,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过眼云烟,而唯有杰出的精神创造才是永恒的。
(6)作者不紧不躁,娓娓道来,本只想给没考好的考生一个故事,一份安慰,一种鼓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却在不知不觉中给了所有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不期然的心灵撞击。不朽的不仅是那一夜的失眠,还有作品留给我们的感动与美丽。
(7)历史上金榜题名的人不计其数,真正被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一时的得意,并不意味着恒久,能被时间、历史铭记的才是价值的永恒。落榜固然令人伤怀,但榜纸外的天地更为真实而广阔,成功就在每个执著者不远的前方。
总结:不朽的是一种生活体验,不朽的是一首生活的华章,不朽的就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人生得意并不是真的幸福和快乐,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
4、你对本文的理解,假如我们给本文替换一个标题,《榜上无名,史册留芳》、或《永远的张继》,好吗?并说明理由。
其实张晓风这篇小说有一个副标题,“写给没有考好的考生”。我写出这个副标题的时候,大家能不能从中领悟到什么?我们这次期中考试有的同学也没有考好,现在你读了这篇文章是不是很有共鸣,能从课文中获得一些启示吗?
[我觉得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现在虽然失败了,长大了再回头来看,失败了可能是最美好的。
一切失败都没有什么,只要你努力。那只是一次测验,不代表永远。]
就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篇小说就这样讲完了,最后大家看一下,这篇小说还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都没问题了?那最后一点时间把这篇小说最后二节集体朗读一遍。
布置作业
拓展训练,迁移延伸。学了这篇小小说,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学习上,我们有时会遇到考试的失败,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感到失意,遇到困境,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以“张继,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一段含有哲理的话。
板书:
《不朽的失眠》
《榜上无名,史册留芳》
环境:刻画人物的心情
主题:不朽的是一种生活体验,不朽的是一首生活的华章,不朽的就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人生得意并不是真的幸福和快乐,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
教师的“下水”作文
感悟张继:
张继是一个落榜者,他痛苦无眠,于是用诗记下了这一段心情,没想到却因此而流芳百世。在作者看来,一时的人生得意并不是真的幸福和快乐,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值得人们去追求。确实,现在没有人会记得那一届庄园披红游街的盛况,但张继其名其诗却没有随岁月流逝。人生在世,如果只是浪得虚名,终归要被人遗忘。张继虽也曾向往过功名,但在失意后却不颓废,仍有信仰与追求,虽然他也知道落榜并非因他无才无能,而是伯乐眼中的漏网之“马”,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他苛求辛苦地工作,他希望生命灿烂华美,真正做到了“不朽”。真正有才能的人、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