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范”与“楷模”一词的来历:

(2012-06-06 09:11:50)
标签:

趣闻博览

文化

分类: 语言典故

“模范”一词,是由两个同义词素“模”和“范”组成的合成词。“模”和“范”的本义都是模型、规范的意思,即制造器物时用的模子,就像现在铸造时所用的铸模一样。在我国古代,人们在铸铁、铸铜、铸钱时,都要用“模”和“范”。据史料记载,古时的各种模型,用木制作的叫“模”,用竹制作的叫“范”,用土制作的叫“型”,用金属制作的叫“熔”。如左思《魏都赋》载:“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荀子·强国》载:“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其中的“模”和“范”,都是指的模子。后来,“模”又由模型引伸为模范、楷模,如左思《咏史》诗之八:“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范”也由模型引伸为模范,如王勃《腾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惟暂驻。”

“模范”一词早在汉代就已形成,王充《论衡·物势》载:“陶冶者,初诞植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因为它具有使器物成型的规范作用,所以就引伸为值得人们学习或效法的榜样,如杨雄《法言·学竹》:“师者,人之模范也。”具有榜样含义的“模范”,自汉代出现后一直沿用至今。

 

“楷模”一词溯源:

另载:“楷模”原是两种树的名称“楷”和“模”,都是指的树。据《广群芳谱·木楷》记载,“楷”即黄连树,据说长于孔子坟上,枝干疏而不屈,其特征是质直,故以之形容刚直。“模”树生在周公坟上,树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其特征是色正。后来,人们就取“楷”和“模”两种树的特征,指代品质风格高尚的优秀人物,并引伸为楷模、榜样。

楷树,即黄连头树。其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相传它生于春秋末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坟上。孔子死后,其弟子三千云集在孔子坟上守灵三年。惟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期间,因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则集守六年。子贡在奔丧时,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哭丧棒插于墓旁。后哭丧棒萌发长成大树。树身周正挺拔,叶茂枝疏而不倾斜。

模树,据传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此树四季常情、枝繁叶茂,其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