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山楼蒐书记】初夏书事——孔网《夏日漫步山间》入手记

(2025-05-08 10:29:39)
标签:

《夏日漫步山间》

分类: 书话

【小山楼蒐书记】初夏书事

——孔网《夏日漫步山间》入手记

前文说到如同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一译《沙郡年记》)都买了两个版本一样,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一译《夏日漫步山间》)如果再买一本来补充的话,是选人文本呢,还是天津本呢?

网上试读相关段落之后,很快就做出决定,收人文本。之所以选这本,是因为它是译本中较早的(更早的有199819992005年),算来已经二十年。又是名社。在搜书时一开始愣是搜不出,原来,我书名输入有误,且出版时间也搞错。五一小长假第三天深夜,在孔网下了一单,原定价12元,报价10元,邮费8元。品相标九品,看上去近十品。次日下午发货,五月6日傍晚书到。取回后,果然是近十品,无章无字。题签钤印,登书入档,当晚开读。

此书属“触摸自然小丛书”(另两本是《瓦尔登湖》《鸟与诗人》,本书列为第三种),同是小32开,但尺寸稍大:比上译本高多出1.8厘米,宽多出2厘米。书是蓝色厚铜版纸精装。白色的书名印在贯穿封面上的油画长卷上。封面折页内侧有作者简介及本书提要,扉页与封面同样是蓝色,有一幅像藏书票效果的木刻风景图,点缀着六只白色的飞鸟。封底也是蓝色,贯穿封底的油画长卷上印有跋语。可以说装帧十分精美用心。

与上译本对比,此书有译者写的前言,有目录(章节名称、页码),终于摆脱了上译本留给我的“裸书”的感觉。从中得知,作者曾因工伤事故,失明一月。因而理解了作者为什么对大自然如此热爱,当然作者原本就怀有对大自然宗教般的热爱。再者,从文中得知作者写作时,是一名“囊中羞涩”的“旅行者”,也还未出名。

与上译本对比阅读,感觉地名(山名、溪名)采用意译,比上译本的音译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中规中矩,但文采比上译本稍逊。之所以这样说,是其中的名段,在人文本中差点找不出来。上译本很好地还原了作者文笔中特有的基督教风格的语言。在表现小狗、羊群、松鼠、蚱蜢这些小动物的可爱时,上译本比人文本更胜一筹。在风景特征的描写上,人文本的生动性也比上译本稍嫌不足。

豆瓣上对人文本的评分是9.1分,对上译本的评分是8.4分。

拿其中“623的名段做对比:

啊,山中安宁而又广大无尽的岁月,激励人工作,又诱使人休息!山中的岁月里,万物仿佛同样神圣,处处可见天主的存在。无论多么虚弱,只要在山中待上一日,接受群山的祝福,便不会再于途中晕倒;无论何等命运,长生或短寿,多舛或平静,人生将永远丰富。(人文版)

这山间广阔无边、宁静无比的日子啊,让人既想工作又想休息。这样的光鲜下,世间万物都显得同样神圣,为人开启了上千扇窥见上帝的窗口。无论在多么疲惫的状态下,只要有山间一日的恩赐,在旅途中就不会累得晕倒;无论他的命运如何,长寿或短命、坎坷或平坦,他都永远是富有的。(上译本)

两个版本中,为人开启了上千扇窥见上帝的窗口之于“处处可见天主的存在” 只要有山间一日的恩赐之于只要在山中待上一日觉得上译本把作者特有的基督教风格的语言还原得更胜一筹。

书中面包荒一段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反复强调“只要有面包和水”,他愿永远待在山里。这也纠正了那种认为西方人是食肉动物,东方人是食草动物的似是而非的偏见。

出于强迫症,我硬是把其中的专名用专名线标了出来。好像不这样做,就读不透似的。当然,标完了专名线,好像才能专心地读进去。所以,我又重读了一遍。像是吃甘蔗,非把甘蔗汁榨干才肯罢休。

昨天,读了一半,觉得物有所值。把这两个版本都收藏了,才真正心安。成小诗一首:

即事(2025.5.6

夏日步山间,书迟二十年。

人文兼译社,双璧得完全。

*(美)约翰缪尔《夏日漫步山间》(人文社200611月一版一印,周莉译)、《夏日走过山间》(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7月一版,20233月第14印,邱婷婷译)。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流传已久的名句你要让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似乎并未出现在这两个版本中的任何一个。如果有,盼读者有以告我(版本、章节、页码)。

首夏清和月,今天上午,阴云尚在东北,雨后天气凉爽,顺着海边步道漫步一个来回。中午饭后,小诗修改定稿,发博发公众号。继续读书,直到傍晚读毕。题跋,并钤上读讫专用章“小山楼藏”铅字印。

可以想见,这个夏日,我还会常常来造访这片山间。

20255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小山中國古典/傳統詩詞研究工作室&淮南小山通讀廿四史清史稿工作室/已通讀史10漢12後漢12三國5晉10宋8南齊3梁3陳2魏8北齊2周3隋6南史6北史10舊唐16新唐20舊五代6新五代3宋32/40(177/241,289,在讀在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