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山楼蒐书记】迟读新书十数年——《古籍版本学》入手记

(2023-12-16 18:17:14)
标签:

《古籍版本学》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分类: 书话

【小山楼蒐书记】迟读新书十数年(2023.12.231516

——《古籍版本学》入手记

购读杨成凯先生《古籍版本十讲》纸质书后,意犹未尽,总想补一补“古籍版本学”这门课,于是从孔网上又下了一单黄永年先生的《古籍版本学》。

这书作为大学教材,1985年出过油印稿。1997年写成后本答应交中华书局出版,后因纳入大学教材“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改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了等待另外五本书整体推出,八年之后的2005年方出一版一印。2009年出了修订本,除了校正文字、标点、排印之误,还增加了一些古籍书影,编制了书中所涉专业术语笔画索引。

孔网这单22元包邮(4.5折),1130日夜1026下单,1231652到。我晚饭后去取,拆了封,出了驿站,正是大风呼啸,万木摇天的天气。不得已,早早钻入地库通道,慢慢摇着步,边读边回。晚上题签钤印,登书入档,挑灯夜读,成诗一首:

夜读黄永年先生《古籍版本学》纸质书(2023.12.3

海滨万木正摇天,又向宗师习旧编。

专业常亲古文献,新书迟读卅馀年*

*1985油印稿,05年一版一印;09二版一印。

八十年代中期,余已工作数年,曾以在职同等学力报考南师大郁贤皓先生所招硕士研究生(唐宋文学方向),以数分之差惜败。然所业古典诗词散曲,与古文献专业终是两途。所以说,这本新书的迟读,如果从那时算起,是36年;从2005年算起是18年;从2009年算起,是14年。

作为一本教材,它眉目清晰,纲举目张,资料翔实,持论有据,方法实用,对古文献专业的学生自然十分有用。我今以补课的心态来自学这门课,不为掌握版本鉴别这门学问(须观千剑而后识器),而是借此了解一些我好奇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读此书,我感兴趣的,一是雕版印刷的起始时间。之前了解的观点是唐、宋都有,想看此书执何观点。此书独辟蹊径,先从石刻文字和印章说起(周石鼓、秦皇东巡刻石、东汉嘉平石经、甚至晋葛洪《抱朴子》中所说的“入山之符”),很有启发性。驳斥了陏和初唐说。所列中唐穆宗至晚唐僖宗七条文献资料亦铁证如山。这部分的结论是:“这个时期的雕版印刷品只限于民间自用的历本、字书、迷信品及佛道及宗教读物,诗歌亦只是可以在市井衒卖适合大众味口的零星篇章。”在“五代的刻书事业”一节中,只引了《五代会要》卷八、《册府元龟》,尚有二书可引(因我在通读小绿皮版二十四史、《清史稿》的过程中曾留意过这个问题)。一是《旧五代史·明宗纪第九》(第二册P.588):“二月辛未,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同叶此下论版刻之始甚详。二是《宋史·艺文志》(第十五册P.5032):“(后)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版,学者无笔札之劳,获覩古人全书。”尤其后一条可为确证。唯《古籍版本学》据《通鉴》所引云,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五月,“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从《宋史》中的孟知祥、毋昭裔及其子传记中都未找到记载。此条资料待后查。书中对唐五代的印刷品有专门论述,结论:都不是书而是零星印刷品。如《陀罗尼经咒》(唐肃宗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历日印本残片(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及五代印刷品(《金刚经》、佛像、《切韵》、《唐韵》刻本残片)等。

二是线装书的起始时间。明确指出: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成为我国古籍唯一的装订形式,直到清末模仿欧美日本的平装书出现前。而平装、精装书出现后,“线装书”就成为古籍的代名词。

三是方体字(即方块字)出现的时间。了解到: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出现更为显著的字体转变,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体的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虽被一些人称为“庸劣不堪”,但在印刷史上使汉字完全实现了规范化,清代刻书基本上承用了这种方体字,清后期西方铅印技术倒输入我国,仍用此方体字来制造铜模浇注铅字,成为今天印刷上最通用的所谓“宋体字”、“老宋体字”。并考证出最早使用这种方体字刻书的是在安徽的徽州。当时刻得最多的有吴琯(福建漳浦人,任婺源知县)、吴勉学两家。后文又云“嘉靖、万历产生了专门用来刻书的方体字”。

四是我所收藏的雕版书《悔龛词》(近人夏孙桐著)所用的扁方体字字体的来源。本书提到明末苏州府常熟县的毛晋汲古阁除了刻长方体字、方体字外,还创制了扁方体字。即把万历方体字压扁,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扁方体字。横笔瘦而竖笔极粗。这种扁方体字对清初刻书有影响,例证不详举。到清后期因五局合刻《二十四史》中《十七史》都据汲古阁翻刻,这种扁方体字才又风行一阵。而我收的夏孙桐《悔龛词》是民国十五年镌刻(孔网见过两个红印本),所用的也是这个字体。我最喜爱它的中宫开阔,笔画却一点也不拥挤。因为是新镌,笔锋斩然。这样我就找到这个字体的确切来源。

五是本书提到的、我所藏有的雕版书(当然是指影印本)。计有武英殿本的《十三经注疏》、《二十五史》(非开明书店併页缩印殿本《二十四史》+《新元史》9大册,而是上海书店缩印《二十四史》+《清史稿》关外二次本12大册)、浙江书局《二十二子》、胡克家刻《文选》,此外,还有此书未提到的《康熙字典》(王引之校本)、《钦定词谱》(中国书店影印一巨册)、五朝诗别裁集(中华书局)、《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通志堂集》(纳兰性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如果算上民国的,如书上说龙沐勋(榆生)交付姜文卿刊刻的方体字本《旧月簃词》和《悔龛词续》(印了一册红印样本版片即告迷失),那么前面提到的《悔龛词》也算。那么可能无意当中,我买到了古籍雕版书最后的绝响《悔龛词》。

六是本书提到的古籍版本目录。我有《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古)。本书未提到的古籍版本目录,我收藏的尚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史、子、集、丛五部)、《中国古籍总目·集部》、《中国古籍总目索引》、《清代诗文集总目录·索引》、《中华大藏经总目》等。

七是由本书引出的感兴趣的书,所谓“踩动莲花牵动藕”。那么当属我最感兴趣的活字印刷范本。用铜活字印刷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不用想了,但退而求其次,是书中提到的乾隆四十一年金简编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这里的“聚珍”是乾隆嫌“活字”不雅驯而另起的名称,与后来的“聚珍仿宋字”不同。这书既是活字印刷的程式,也是活字印刷的范本。1213日从网上搜了下这书,发现有浙江人美出版社“古刻新韵三辑”影印本,定价20元。其中杭州通雅轩古籍书店标价10元,加8元运费,最廉。于是下了单。我的生日下午13;51;07书到,晚饭后19:35取了书。精装硬壳,32小开本,小巧可爱。书虽是201310月一版一印,书品全新。如同给我的一份生日礼物。题签钤印,登书入档,把玩之下,爱不释手。在西方铅字印刷技术倒传入中国后,也基本上是按这个程序来进行活字排版印刷的,一直到铅排被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取代。

于是继前诗再作小诗一首:

孔网购《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影印本,生辰日书到(2023.12.1516

踩动莲花牵动藕,聚珍殿版有规程。

古杭古刻存新韵*,通雅*新书助泰亨

*浙江人美“古刻新韵”三辑。

*通雅轩。

八是书中提到的谱匠,说绍兴一带有人挑着字担到乡下为人制做家谱。他们的字担里有木字二万多字,分大小两号,是用梨木雕成的宋体字(按即方体字,亦即方块字),遇缺字临时补刻,字盘用杉木制。照我的话来说,这就是“挑在扁担上的印刷厂”。我知道今温州瑞安东源村尚有木活字印刷,并打算制作成电脑字体成为电脑选用字。我的一位朋友利用电脑排版技术制作家谱,感谢他促成我以此制作诗词线装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制作诗词线装书的工作,与古代江南那些谱匠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技术进步了而已。

领略线装书的雕版之美、历史渊源,兼及活字排版技术的演变,探究线装书的排版之美,这就是我对此书产生强烈兴趣的缘由吧!

2023.12.15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小山中國古典/傳統詩詞研究工作室&淮南小山通讀廿四史清史稿工作室/已通讀史1012後漢12三國5108南齊3328北齊236南史6北史10舊唐16新唐20舊五代6新五代32840(173241289,在讀在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