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钩沉(三)《莎韵之钟》(全0十一首)(2023.6.12,13,15,16,17,18,19)
(2023-06-28 22:39:08)
标签:
《莎韵之钟》旧曲钩沉(三)全十一首 |
分类: 诗词 |
旧曲钩沉(三)《莎韵之钟》(全0十一首)(2023.6.12,13,15,16,17,18,19)
坠溪少女实堪伤,送警应征奔战场*。
莎韵钟声南岛动,翻成军国好文章*。
*1938年(昭和13年)9月29日,《台湾日日新报》刊登新闻《蕃妇坠入溪流,行踪不明》:“苏澳郡蕃地「利有亨社」34号,户主翰勇·埋茂的六女蕃妇莎韵·翰勇(17岁),清晨5时跟着利有亨社柿田警手下山,与同蕃社的年轻人11名一起为警手送行、协助搬运行李。自利有亨社出发,途中经「塔毕雅社」(Tapijaxan)下方,南溪上架设之临时木桥,失足坠入前夜豪雨暴涨之溪流,行踪不明。「南澳分室」指挥冈山警部补、巡查、警手及「南澳社」高砂族搜查的结果,距离坠落地点约15丁的下流,发现莎韵所扛担之警手的皮箱3个,尸体则尚未发现。”
*时日驻台总督赠送“爱国少女之钟”纪念莎韵,并出资满映拍摄电影《莎韵之钟》,于1943年上映。李香兰饰演少女莎韵并演唱主题曲《莎韵之歌》,渡边浜子先前灌制之《莎韵之钟》为插曲。后者光复后被周蓝萍重填词为《月光小夜曲》。
惝恍迷离尘事封,伪真细理竟谁从?
哀哀一曲重回响,南岛桥亭莎韵钟。
雨夜役行遭不幸,失真毁誉*亦无常。
丧家大抵难左右*,莎韵钟声传四方*。
*细节失真,死者家属言无电影中“师生恋”事。事经政权更迭,或誉或毁。现行碑记《“莎韵之钟”事略》抹去历史痕迹,模糊处理:“西元一九三八年秋,本乡泰雅族发生一起可歌可泣的事迹。利有亨社少女莎韵·哈勇,为送老师出征,遭遇暴风雨,不幸失足掉落南澳南溪殉难。当时台湾总督为表彰莎韵的事迹,颁赠了一只钟给利有亨社,以资纪念。这只钟就称为‘莎韵之钟’”。西元一九九八年六月乡长陈英明谨誌”。
*谓无力拒绝日总督宣传颁钟,无力拒绝战后国民政府毁碑弃钟,无力拒绝李登辉执政时期地方建亭铸钟复碑。
*钟亭整点鸣钟,播放日语版《莎韵之钟》、国语版《月光小夜曲》。
又
悠悠往事实堪哀,游客多情访此台。
《莎韵之钟》才一奏,幽魂军国便招来。
又
南方岛屿夜还深,小雨霏霏又乱侵。
桥畔钟亭是谁在,钟声一片伴山林。
又
沙韵桥*边雨又来,长廊小歇四围开。
安魂曲共招魂曲,即是当时贺鬼才*。
*莎韵遇难处。新桥1998年通车。
*《莎韵之钟》,西条八十词,古贺政男曲。
又
南澳南溪喧涨怒,危桥独木欲崩摧。
一溪之隔界生死,火急星奔役事来。
又
卅二公程行已尽*,功亏一篑逐冯夷。
花年十七魂销地*,对此如何不泪垂?
*从南澳古道利有亨蕃社原住地至苏澳公路旁武塔村金岳(利有亨)部落现居地全长32公里。
*南澳古道末端路侧立“莎韵的故事”解说牌,有“莎韵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云云。
又
备至温情一曲中,非唯皇化赐鸣钟。
若无雾社当年事,莎韵岂能哀礼荣?
又
雾社当时血雨深,人头累累地陈阴。
硝烟八载未能散,《莎韵之钟》好贴金。
又
怀柔阴险愚民化,男骗从军女慰安。
靖国社中供牌位,高砂义勇死遭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