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山楼蒐书记】一卷新添是石经——三种“石头”书入手记(2022、9、3,6,10)

(2022-09-06 15:09:31)
标签:

矿物与岩石完全图鉴

岩石学简明教程

分类: 书话

【小山楼蒐书记】一卷新添是石经

——三种“石头”书入手记

漫漫长夏,在做“史囚”、“诗囚”之馀,想换换脑筋,看看石头。从石头吧看帖中读到《岩石图鉴》,顿时产生了兴趣。我于石头还是门外汉。如果有了这本书,或许能入石头之门。于是就从孔网上搜,发现这书有两个指向,一个是外国作者的,一个是本国作者的。根据所收图片的数量多寡,权衡了一下,选取了本国作者的。

从京东第三方书店选取了一个价格最低的《矿物与岩石完全图鉴》,8月21日下单后,经过五天的漫长等待,终于取到了来自北京房山区恒久图书专营店的书。定价49.80元,折扣价19.78元,三九七折。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是新书,还带着封膜。

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口气读完了这书。对岩石的三大类有了粗浅的认识。此书重点是介绍矿物,有许多精美的图片,令人大开眼界,也认识了一些矿石。但我没有搜集矿石。岩石介绍只占书中很少的一部分。虽然它对我收藏的岩石有一定的线索提示作用,但对于了解岩石,显然还是不够的。

尽管如此,这是我的第一本关于石头的书,心里还是很高兴。作诗一首:

《京东第三方书店得<矿物与岩石完全图鉴>》

乐于山海乐于水,一卷新添是石经。

弘祖青山踏遍外,烟霞供养案兼屏。

*音要。《山海经》、《水经注》。

*书案兼多宝格。

而想要弄清自己所收藏石头是属何种石头的念头始终挥之不去。于是就搜索“岩石学”,因而得知《岩石学简明教程》这本专业教材。于是8月25日从孔网上下的一单。

八月二十九、三十日,连续两个晚上到海边散步,都恰逢退潮。捡了一些石头带回去。其中有一块特别满意的。为它写了两首诗:

(古绝)潮退偶得海石(四选二)(202282829

红玉出海心,灵鱼称手型。

磨砂成莹冻,镇纸两砥平。

糯肉透红脂,瘦肥正相宜。

白霜经油润,骗过吾手机。

经过9天的漫长等待,这本从河北廊坊燕郊寄来的书终于到了。人到快递超市,还未入库。店主从刚到的货堆中找到了我的书。与其他几件物品一同取回。马上拆开,是一本已经使用过的高校教材。原书主是一位大学生,书上留有姓名及手机号。可惜此书品相不好(原标九品,远未达到)。书角卷边甚多,书角封面开胶分层,书上有笔迹。品相描述未标明。原书定价25元,店家定价6.5元包邮。念在价廉,仍给好评。题签钤印,登书入档。

散步回来后,小心展开卷边的书角,并找了张广告纸把书包了起来(主要起到保护书角的作用)。然后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此书为2016年第三版(下单后才知道还有第四版)。原为地质类专业院校,大学地质系、石油、建材、水电、铁道、矿业等学校的专业教材。由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承编,修订工作得到地质出版社地质教材编辑室及成都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

把几篇前言及绪论都详细读了一遍,并按我的重点做了标注。为与原书主的笔迹区别,用了红色圆珠笔。花了几天时间,至九月六日上午,把全书通读了一遍。基本上搞懂了自己所藏的几块石头的性质。

我所遇到的并被收藏的标本石大都属火山岩。如余“灵鱼石”,是沙滩石英石,属滨海砾岩,分选好,磨圆度高,已被打磨成次圆状。油养后可看出岩浆的纹理与流向、深入的裂隙。又如余“枕流石”,矿物成份为石英,这类石头常被熔蚀成浑圆或港湾状,基质中可能是鳞石英或方英石(P.54)。属岩浆岩枕状构造(P.18),为水下喷溢的基性熔岩形成的一种构造。上表面多呈弧形,底面较平。又余“赤城石”,属火山碎屑岩。它完全符合火山碎屑岩形成的三个特点:1、其碎屑是火山爆破的机械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晶体或玻璃质的碎块构成,而非岩浆冷凝的产物;2、其碎屑物质有些是喷射至大气中经过空气介质而沉落于陆地,有些可能是降落在水中再经一定的搬运作用而在异地沉积的,而岩浆无这种沉积过程;3、它由松散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经过压实、胶结作用后形成的岩石,而非岩浆直接冷凝结晶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机械破碎、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等)和沉积岩相似,从而形成了许多和沉积岩相似的特征(如碎屑结构、层理等)。正因如此,在岩性上也显示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双重特性。从我的这块标本上可以看出它的层理分为四层,表明它是经过多次喷发的沉积的,其层理厚度(从上到下)分别为0.6、2.5、1.0、0.7厘米,又可见每次的喷发量之不同。此外,从断面可以看出其层理上落有杂质脏污(铁质、污泥)。

又余“黑镇石”,疑为黑矅岩,为玻璃质岩石,致密块状,具明显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岩石几乎全由火山玻璃组成。

又余“枫叶石”为受铁锈侵蚀的粉砂岩(滨海细碎屑岩)。

不惟奇石,就连喜悦湾畔悠见海屿那大片的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安粗岩、火山岩所形成的厚大的岩流和岩被,也因此书而得以了解,仿佛见证了遥远的中生代气势磅礴的造山运动。

收到书的当天深夜把书签收了,并随即添加了一本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入收藏夹。之后,又有一本好书《坚硬的地壳·地质卷·岩石家族》(地质卷)入我法眼。

这本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普及版, 9月6日下单,次日书从河北保定发出。9月9日傍晚到,因太忙,没有空去取。直到次日中秋教师双节下午,才有空去取。书是新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7年4月第二次印刷。定价17.50元,以七三折的价格拿下。铜版纸封面,书不甚厚,116面。从前言中可以知道,它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选取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条目,以系列丛书的方式向大众推出。把《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的关于岩石的条目全部按知识体系汇编在一起,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封面和装帧形式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封面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是大百科全书中岩石学的浓缩版,兼据可读性及工具性。双节的晚上,在一天的聚会之后,如饥似渴地把它翻了一遍。今后如有不明白的,翻翻书找到相应的章节就可以了。

我收藏的石头多属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而没有收藏以各种矿石、宝石为代表的变质岩(有观点认为和田玉籽料也属岩浆岩)。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买这类书的原因。地球上的岩石是一部大书,而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读懂我感兴趣的石头。谨以小诗一首作结:

(古绝)读石

读石欲破谜,石奇缘亦奇。

此中有至乐,旁人那得知。

(2022、9、3,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