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妇女的代称
(2009-11-26 15:40:19)
标签:
代称裙钗红裙蛾眉白居易中国杂谈 |
分类: 备课拾零 |
一、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二、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三、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四、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五、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六、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七、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八、青衣。深绿色或蓝色的衣服。着深色衣服的女子,是为了衬托出别人色彩的高贵,也是为了工作时的耐脏,是古代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多穿青衣,故后人把它作婢女的代称。如白居易《懒放》“青秀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青衣也是古代传统戏曲中的角色,扮演比较庄重的青年或中年妇女。
九、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十、佳人。貌美的女子,如《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十一、丽人。指美貌的女子。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十二、玉人。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楷 ﹞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
唐元稹《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谢逸《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系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钿箜篌。”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十三、仙子。比喻容颜姣好的女子。如前蜀 韦庄 《春陌》诗之一:“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
五代阎选《临江仙》词:“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十四、娇娘。指少女;美女。 唐朝李贺 《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对值,犹匹偶。元朝乔吉《金钱记》第一折:“这娇娘恰便似 嫦娥 离月殿,神女出 巫峡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十五、姝丽。古时指美丽婀娜女子。如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十六、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最早见于曹植《洛神赋》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十七、碧玉。中国古代著名美女,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孙婥应司马义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据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其二: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难,回身就郎抱。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十八、蛾眉。:①形容美人细长而弯的眉毛:皓齿峨眉(形容女子美貌)。②指美人。如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十九、倾国。指容貌绝美的女子。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二十、倾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如晋陶潜 《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於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累举目观之,此姬绝色倾城。” 清宣鼎 《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艳丽倾城。”指美女。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倾城迷下蔡 ,容好结中肠。” 宋苏轼 《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梁辰鱼《浣纱记·家门》:“三载羁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 吴讎。”唐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