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美食健康 |
分类: 舌尖上的四季 |
周末外出,几乎转了半座城市。虽然不乏辛苦,却也有不小的收获,顺路买到了今年堪称硬通货的秋菜——大葱,而且质优价优,给老妈也捎上了一份。都说母女连心,几乎同时,老妈在家买上了白菜、红薯。就此,家中秋菜齐活,囤菜工程宣告提前完成。
整理好大葱,心里一下就想到了它的绝配——虾酱。虾酱,这可是海边人家的看家菜、下饭菜、口粮菜。曾几何时,餐桌上,只要有了一碗虾酱,那就意味着绝对能吃饱饭。
虾酱,如其名,是指将虾打成虾糜加盐,经发酵而成的酱。本就鲜美至极的虾,经过日晒发酵,会产生一种醇香、酱香,鲜美与香醇汇合而成的那种独特的鲜香别说吃,即使只是闻到也会直击味蕾。这辈子如果没吃过虾酱,不能说白活,也绝对是巨大的遗憾。这绝非夸大其词,不然,虾酱怎么会成为调味品呢?看吧,吃吧,不管什么菜,只要有了虾酱这一剂调味品,就会瞬时增彩天色;即便是再普通的食材也会立即高大上起来。虾酱豆腐、虾酱茄子、虾酱白菜、虾酱蒸蛋、虾酱豇豆、虾酱汤面、虾酱炒饭等等,此时的虾酱堪称全才、百搭,与谁合作,谁便会锦上添花。
虾酱的做法多,自然种类也很多。简单说,有多少种虾,就能制成多少种虾酱。最著名的是蜢子虾做成的蜢虾酱,有着好看的紫色,味道超级鲜;近年流行的磷虾酱,除了好吃,营养价值极高。在制法上,虾酱还可分为原汁和即食等。另外,由于虾的品质不同,制作时的盐度、水质的差异以及发酵时间的长短都会直接影响成酱的口感和味道。因此,选购虾酱要有相当的技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虾酱并非完美无缺。过咸以及经过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虾酱虽然好吃,却不宜过量食用。
出于健康考虑,选了一盒即食虾酱,口味儿相对清淡些。来一个最简单、最家常、最传统的做法,鸡蛋蒸虾酱。
汤盘内磕入两枚鸡蛋;
加入葱花搅匀;
加水少许,虾酱约150克搅拌均匀;
加麻油少许,食用油适量搅拌均匀;
将完全搅匀的虾酱放入蒸锅蒸,上汽计时,10分钟左右即熟。
虾酱、大葱、饼子可谓铁三角,是稳固的、缺一不可的绝配,缺了哪一味都不成菜、不出彩,更无戏。虾酱蒸熟,除了大葱,还特地煎了一盘大饼子,凑了一道大菜、一出好戏。虾酱,再熟悉不过的餐桌常客,深晓它的各味“秉性”,并掌握了一定的破解“大法”。今天的即食虾酱属于初段,味道远未达到“刺激”级别,因此只用了简单的配料,唯一的调料麻油祛腥提鲜,吃时不必剔除“异物”--花椒粒,完全可以放心、轻松地大快朵颐。开动了,虾酱松软滑嫩鲜香,吃一口大葱爽口、刺激,再来一口饼子,醇香浓郁,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长时间不吃又会想得没着没落的味道又回来了。
小提示:
1,鸡蛋数量按虾酱种类、口味儿随意增减;
2,无论虾酱口味儿如何,磕入几枚鸡蛋,加水适量可使虾酱更加鲜嫩;
3,只加葱花适量即可,若嗜辣亦可加小米辣或干辣椒,但会或多或少遮盖虾酱的鲜味儿,少放或尽量不放;
4,加麻油少许可祛除腥气,不必加花椒、姜蒜等,气味过重遮掩虾酱的鲜味儿;
5,拌入食用油适量既可使虾酱更加油润细腻,又可使虾酱的鲜气不易挥发,味道更加鲜美。